第384章 新加坡求援(第1页)

“首先,我们必须在陆地上守住新加坡。”

卡尔斯海军上将的一句话让在场的各国海军将领无不纷纷点头。

若是新加坡失守,身处东洋的英军舰队将不得不退守至印度洋,对负责该海域的英国东洋舰队而言,这一点尤其令人忧虑。

“老实说,老挝和柬埔寨已经倒向了对面。接下来日本盯上的就会是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当然,中间还有泰国这一道屏障,但泰国恐怕也阻挡不了日本的铁蹄。”

“一旦放任不管,说不定连开战的机会都不给我们,直接把道路让给日军,那才是真的麻烦。”

正如汉斯在与丘吉尔的会谈中所提到的,自一九三二年发动政变、逼迫拉玛七世退位、将年幼的拉玛八世推上王位之后,泰国的实权便掌握在銮披汶·颂堪手中。

銮披汶·颂堪以独裁者的姿态自居,公开向日本示好,还向日法两国发出橄榄枝,在国内如同轴心国对犹太人一般,以排华的言论制造对华人的敌意,讽刺的是,他本人也有华裔血统。

这样的亲轴心态度,使得泰国并非盟友,而更像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即便泰国人想要顽抗,单凭那摇摇欲坠的领导与组织,终究也难以支撑长久。


“也就是说,日军向新加坡猛扑只是时间问题吧。”

“没错,金将军。就算日本人有时行事出乎常理,他们也不可能无缘无故放弃新加坡。”

新加坡不仅是英国东洋舰队的重要母港,更掌控着通往印度洋的咽喉,马六甲海峡。

马来半岛一旦被日军占领,日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要地;对盟军而言,马六甲海峡是维系太平洋与印度洋补给线的命脉,石油与战争物资皆经此道,容不得半点疏忽。

“珀西瓦尔将军,新加坡的防御状况如何?”

“老实说,状况并不好。武器装备比起日军处于劣势,更关键的是兵力严重不足。”

负责马来半岛与新加坡防务的亚瑟·珀西瓦尔(Arthur Ernest Percival),又名白思华的将军,面带半分失败者的倦意,回答道。

这番话并非危言耸听,现状确实比历史教科书里更糟。

眼下,原本可以补充战力的Z机动舰队才刚刚启程离开本土。爱德华的叛乱加上轴心国的侵袭,让英国本土陷入危机,因而对海外殖民地的支援被迫削减。

英属马来随之成为被边缘化的防线,援军和补给都难以为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