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集 陷害真卿(第1页)

安史之乱就此结束,历时七年又两个月。

唐代宗诏命改元广德,大赏功臣:任命降臣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分疆裂土,各使管领旧部兵马。

画外音:自此之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之局,与宦官专权互为表里,成为唐朝灭亡两大祸害,愈演愈烈,致国运日下,再也不能复振矣。

历史真相:安史之乱前后长达七载,致两京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两京中间畿辅之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安史之乱摧毁朝廷集权能力,以致安史余党在北方各藩镇封建割据,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为私结党羽,有意将安史旧部力量保存,使其继续控制河北地区,田承嗣、李宝臣、李怀仙皆领节度使之职,所谓河北三镇,集军政经济大权于一身。以后淄青李正已,宣武李灵曜,淮西李希烈等亦皆各自割据,自补官吏,不输王赋,不入贡于朝廷,与朝廷分庭抗礼。

安史乱后,潼关及虎牢关之间数百里内,仅有编户千余,邓州方城县从天宝时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朝廷政令不及,税收只能征自东南八道。

代宗一朝,各地叛乱四起,浙东袁晁、浙西方清、苏常张度、舒州杨昭之乱相继不断。

安史之乱又致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乘机而入。至广德元年,吐蕃已陷兰、廓、河、都、洮、岷、秦、成、渭等州,尽得陇右、河西。

此后河西守军与内地联系断绝,但仍然奉唐正朔,坚守西域。

吐蕃乘虚深入,占陕西凤翔以西十余州,十月又占奉天,兵临长安城下。

代宗李豫复弃长安,向东逃到陕州避难,缙绅百官则南奔荆襄,或隐藏山谷。

吐蕃兵占领长安,立唐宗室广武王李承宏为帝,劫掠府库市里,纵兵焚烧闾舍。旧日繁华西京,至此萧然一空。

代宗至于陕州,见禁军皆已离散,不由大为忧虑,惟恐吐蕃军追击而来,无力抵敌。

此时鱼朝恩率驻陕州军及神策军奉迎圣驾,重组禁军,代宗帝心方安。

因此唐代宗感动异常,遂对鱼朝恩倍加宠信,任为天下观军容处置宣慰使,专典神策军,一时荣冠公卿,权宠无比。

喘息方定,便闻吐蕃在长安重立广武王为傀儡皇帝。代宗大怒,遂命雍王李适挂天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