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到了登基大典这一天。
虽说天下臣民都知道女帝登基已经板上钉钉之事,但依照礼制,新君在登基之前要走“三请三辞”的流程,哪怕是女帝也不能例外。
登基大典之前的第三天,以内史令裴世矩、纳言苏威和尚书令秦昇为的文武百官便一齐上书丹阳公主杨翎,言国不可一日无君,请丹阳公主早登大宝,以安天下万民。
不久,丹阳公主便以自己年幼和德行不足为由,婉拒了文武百官的劝进,要他们在宗室之中另择贤能,以免误了天下臣民。
登基大典之前的第二天,文武百官再一次上书丹阳公主杨翎,言公主乃是先皇临终前在遗诏中钦定的新君,请她为了大隋的江山社稷,为了告慰先帝和大隋列为先皇的在天之灵,宜早登大宝。
当天下午,丹阳公主杨翎再次以天命未至和先帝未安为由,再一次婉拒了群臣的劝进。
登基大典之前的最后一天,文武百官第三次上书丹阳公主杨翎,言公主乃是天命所归,臣民所望,请她为了天下苍生的福祉,早登大宝。
这一次,丹阳公主终于“不敢违逆众意”,同意接受百官的劝进,决定于十二月二十一日正式登基。
在登基大典的当天凌晨,礼部就专门派出官员登上了洛阳城外的北邙山,在山上的圜丘代新君祭祀了天与地,将新君登基的消息告知了天地神灵。
就在同一天的凌晨,宗正卿杨恭仁也率一众皇族宗室拜祭了太庙,将新君登基之事告知了大隋的列位先皇。
到了登基大典这一天,天色尚未亮,南朝文武便齐聚在应天门外,等待着登基大典的开始。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日这些大臣并没有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事,而是一个个神情端庄肃穆,没有一个人在闲聊。
毕竟今日是新君登基的日子,谁都不敢懈怠,否则一旦被自己的政敌参一个失仪的罪名,自己的政治生涯也就到此为止了。
只是不少官员还是时不时偷偷看了几眼不远处的秦昇,目光很是复杂。
因为很多人心中都清楚,今日虽然是女帝的登基仪式,但眼前这个尚书令才是今后真正左右朝政的人,也不知对他们这些大臣而言是福是祸。
就在他们一个个内心忐忑间,宫门缓缓打开。
随后,在宫中礼官的指引下,这些宦官一个个缓步穿过应天门走进紫微宫,一路走进了乾阳殿,依照各自的官阶品级在殿内分列左右站好。
到了卯时,随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