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战端(第1页)

夜色已深。

山风幽绵,如轻纱抚脸。

陈圭低下头,捂着嘴打了个哈欠,这才抬头看向身前案台前的男人。

他们已经在这里坐了很久,男人看书,而她看他。

只是时间太晚,难免有些困意。

她不免有些怀疑。

倒不是怀疑百浑吐炎对龙铮山的推断,只是觉得就算对方要主动出击,但也不见得一定会在今晚。

只是她说过几次,但百浑吐炎都摇头拒绝,明白对方性子的陈圭虽然无奈,但也没有再在此事上多言。

又是一阵山风袭来,已入清秋的北地,风中带上了几分寒意,她算了算时间,朝着身旁的一位侍从吩咐了两句,那侍从便点了点头,快步退下。

她记得对方在国师门下求学时的习惯,每次看书到了深夜,都喜欢吃上一碗茭子糕。

那其实并不是什么特别好吃的食物,用榨干的茭子放在水中反复熬煮,渗出一点可怜的甜味,浇盖在米糕上,就做成了这种所谓的“糕点”。

其实就是米糕浇上糖水。

但在贫瘠的蛮原,哪怕这种糕点,也是大多数蚩辽人品尝不到的美味。

如今百浑吐炎虽然已经身居高位,但这口爱好,却始终微变。

那侍卫倒也麻利,很快就通知到了伙房,不消一刻钟,一位夏人打扮的少年就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竹屉快步朝着此处走来——蚩辽人擅长作战不假,但在烹饪、算学等的诸多事宜上,却极为笨拙。

而自从攻陷了幽莽二州后,很多贵族都迁徙到了幽莽之地,开始学着中原人那般居住庭院,只是到了城镇,看着琳琅满目的夏人物件,许多贵族都不知如何使用,于是就渐渐有了豢养夏人作为家奴的习俗。

尤其是在烹饪上,对于在蛮原时,能把食物煮熟再吃就已经称得上讲究二字的蚩辽人而言,面对各种调料、食材,更是一筹莫展。

但尝过夏人烹饪的食物后,又很难回到以前那种茹毛饮血的日子,所以哪怕是军中,也会带上一些夏人负责烹饪等杂务。

那个端来茭子糕的少年年纪不大,十三四岁的模样,身材略微消瘦,走路时脑袋埋得极低,唯恐与周围的蚩辽士卒有半点目光交汇。

但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紧张,在快要走出军营大门时,他的脚下一滑,整个人仰面扑倒了下去。

手中的竹屉翻落在地,里面的糕点也滚落在地。

“混账东西!”身旁的侍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