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授官(第1页)

傅九经起身,听见元景帝提及傅崇,身形微乎其微顿了顿,只简短道:“父亲在家中也时常惦念陛下。”

元景帝却是心中感慨良多。

他自幼时起便是傅崇教导在侧,一步步陪着他册封太子,又登上帝位,有实实在在的师徒情谊。

父皇病逝前的话他从未曾放在心上,傅崇什么样的性子他又怎么不知,可最后的结果,却是傅崇不信他,几番挽留依旧执意要离开。

当时的元景帝不可谓不挫败,灰心于傅崇的不信任之举。

他看着眼前眉眼有傅崇三分相似的傅九经,心中聊以慰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方民策乃是为国为民,替底层民户发声的良策,却不适宜当下,如今边塞不稳,国库不盈,所要面临的重重阻碍太多了。”

元景帝言罢叹了口气,当年与北蛮一战损耗颇大,再加上元景帝坚持减免税赋,近些年又时有天灾,国库实在入不敷出。

傅九经神色坚定,“陛下心有鸿鹄之志,心系天下苍生,草民相信只要有陛下在,大乾必行会有长治久安的盛世之况,如今需要的不过是休养生息的时间。”

元景帝朗声一笑,“说的好,得此良将是朕之幸,也是大乾之幸。”

傅九经眼中带光,如燃烧灼热的火焰:“得陛下看重,是草民之幸才是。”

傅山同样难掩兴奋,为自己公子实现多年心愿高兴,强忍着情绪轻手轻脚上了茶。

元景帝环顾了圈院子,目光落在鱼缸之内,笑了笑,“你这鱼倒是养得不错。”

傅九经跟着看去,几条胖乎乎的红鲤正慢悠悠甩着尾巴,因为身形圆润动作实在不怎么灵敏。

“这是草民学生所赠,说是健壮些不容易生病,好养活。”

元景帝觉得有趣,“倒是花了心思。”

“这人陛下也识的,正是关山侯之子顾知望,前段时日草民遭流民盗劫,多亏了他出手相助,才幸免于难。”

听到这熟悉的名字,元景帝微微一顿,不由想起上次阿姐入宫,明里暗里为顾知望说话一事。

他倒是招人稀罕,这一个两个的都向着他。

罢了,上次终究是刘瞻之过,那孩子也是受了委屈。

这日之后,傅九经的任命便下来了。

从五品的侍讲学士。

朝堂之上听见这个消息,不少官员神色各异,不明皇上的用意。

傅九经这个名字不陌生,更甚者心下猜测这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