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唐武宗李炎!】
“居然是朕的孙子!”
唐宪宗李纯顿时一愣,随即兴奋地说道。
这个结果出乎他的预料,让他很是欢喜。
在短短几十年,居然出现两代明君,这说明大唐还有救啊!
【李炎,是唐朝第16位皇帝,唐穆宗李恒第五子,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的异母弟。】
【他是晚唐时期一位锐意改革、手段强硬的君主,其统治虽短暂却影响深远。】
“唐武宗?”
“就是那个也灭佛的唐朝皇帝?”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扬起眉头,饶有兴趣地说道。
他想看看,这位同样灭佛的皇帝,能得到天幕怎样的评价。
【李炎生于长安,初名李瀍,生母韦贵妃(追封)。】
【他在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晚唐环境中成长,目睹兄长唐敬宗被弑,唐文宗受制于宦官,“甘露之变”后形同傀儡。】
【唐文宗病逝前欲立侄子为嗣,但掌权宦官仇士良、鱼弘志为便于操控,矫诏拥立颖王李瀍为帝,改名李炎,是为唐武宗。】
“大胆!”
“这些阉人居然如此猖狂?!”
唐太宗李世民勃然大怒,一拍桌案,霍然起身说道。
大唐竟然也走了东汉的老路,宦官也能只手遮天,随意废立皇帝了?
“宦官决不能留,朕过几天就下令把他们都遣散了!”
李世民脸色难看,自言自语地说道。
他觉得宦官始终是个隐患,没必要再留了,后宫之中,只留宫女就够了。
【唐武宗李炎在位期间使用年号“会昌”,他重用有才能、有魄力的宰相李德裕,君臣同心,力图革除积弊,振兴唐室。】
【在政治、军事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史称“会昌中兴”。】
【虽然靠宦官上位,但李炎和李德裕设法削弱宦官势力,尤其在处理政务和军务上,减少宦官干政。】
“嗯,不错!”
“李炎做的可以啊!”
唐高宗李治点了点头,对李炎的初步印象很好。
【唐武宗时期,平定昭义节度使刘稹的“泽潞之战”又称“昭义之乱”,是晚唐中央政权对跋扈藩镇少有的决定性胜利。】
【此战由宰相李德裕全权运筹,唐武宗鼎力支持,成为“会昌中兴”的军事基石。】
【昭义镇跨太行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