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赵构是一位极其现实、精于算计的政治家,而非一位有理想、有担当的君主。】
【他的所有决策,首要考量都是个人皇位的绝对安全,而非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最大化。】
【他保全了南宋的半壁江山,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道德和战略代价,给南宋的历史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因此,历史给予他一个毁誉参半、但批评远多于赞扬的评价,是符合史实的。】
【宋高宗赵构盘点完毕,我们接着盘点下一位宋朝昏君!】
“怎么还有昏君?”
宋太祖赵匡胤顿时坐不住了,心中震怒不已地说道。
光是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这三个人已经让他快要崩溃了。
后面居然还有高手?
【他就是宋光宗赵惇!】
【赵惇是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的统治期虽然短暂,但却是南宋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其一生充满了个人悲剧与政治动荡,最终以被废黜的结局告终。】
“不孝,乃是最大的过错。”
“赵惇被评为昏君,合情合理。”
孔子看到这里,摇了摇头说道。
他想起来之前天幕说的,宋孝宗赵昚被儿子和儿媳欺负的事情。
孝道,是做人的根本道德。
这点都做不到,那就不用再谈其他的了。
【赵惇是宋孝宗赵昚的第三子,因嫡长子庄文太子赵愭早逝,他作为次嫡子被立为皇太子。】
【在太子位上,他表现得勤勉好学,对父亲宋孝宗也十分恭敬,赢得了朝野的好感。】
【宋孝宗对中兴南宋抱有壮志,也曾对赵惇寄予厚望。】
【然而,赵惇的性格中存在优柔寡断、耳根子软的弱点。】
【更重要的是,他的妻子太子妃李凤娘,生性妒悍、野心勃勃,且与宦官们关系密切,这为后来的政治混乱埋下了伏笔。】
“哼!”
“他现在已经不是太子了!”
宋孝宗赵昚冷哼一声,余怒未消地说道。
就在刚刚,他已经废除了赵惇的太子之位,连同太子妃李凤娘一起贬为庶人。
可惜他四个子嗣,其余三个均已早逝,只剩下赵惇这一个独苗。
不过无所谓,他大不了从宗室中再挑选一位出色的少年,来继承这大宋的江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