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内侍匆匆赶来,手里举着份奏折:“陛下,漠北八百里加急!大月氏可汗说,他们的牛羊吃了苜蓿,比往年壮实多了,想再换些麦种,还说要派子弟来长安学种地。”
苏牧接过奏折,指尖在“学种地”三个字上顿了顿。雪还在下,皇庄的烟囱冒着袅袅青烟,大棚里的青菜舒展着叶子,远处的孩子们在雪地里追打,笑声比银铃还脆。他突然觉得,所谓江山,或许就是这样——是玉门关外的苜蓿,是大棚里的青菜,是孩子手里的萝卜,是百姓脸上的笑,连起来,就成了最结实的绳子,把四方的人心都系在了一起。
三皇子举着刚拔的萝卜跑过来,萝卜缨子扫着苏牧的手:“父皇快看!这个真的是红的!”
苏牧接过萝卜,迎着孩子亮晶晶的眼睛,突然想,李玄甲他们没能看到的春天,正在这些种子里,在这些笑声里,慢慢长出来呢。
雪落在大棚顶上,簌簌地响,像在替那些看不见的人,说一句“真好”。
第542章春生万物·文脉绵延
长安的雪化透时,皇庄的大棚里已冒出成片的新绿。苏牧踩着泥泞的田埂,看农官给菜苗浇水,三皇子蹲在畦边,用小铲子小心翼翼地给萝卜苗培土,鼻尖沾着泥点,倒比菜苗更显鲜活。
“陛下,漠北的子弟到了。”内侍在田埂那头躬身禀报,“一共十二个,最大的十七,最小的才十岁,都在国子监等着呢。”
苏牧直起身,袖口沾着草叶:“让博士别教他们经书,先带他们去农具房,认认犁、耙、水车,再去皇庄跟着学育苗。”他顿了顿,补充道,“给他们备些厚衣裳,长安的春天比漠北凉。”
三皇子丢下铲子跑过来,手里攥着颗刚从土里刨出来的野蒜:“父皇,我能跟他们一起玩吗?我教他们挖野菜!”
“当然能。”苏牧替他擦掉脸上的泥,“但得先教他们说汉话,不然你说挖野菜,他们以为你要找石头呢。”
国子监的院子里,十二个漠北少年正拘谨地站着。他们穿着崭新的布袍,袖口还没拆封,脚下的皮靴沾着旅途的尘土,见苏牧进来,齐刷刷地弯腰行礼,动作生涩却认真。
“不用多礼。”苏牧走到最瘦小的少年面前,他怀里揣着个羊皮袋,鼓鼓囊囊的。“这里面装的什么?”
少年紧张得脸通红,掀开袋子露出几颗饱满的麦粒:“是……是我们草原最好的麦种,可汗让……让给陛下。”
苏牧拿起麦粒,放在手心搓了搓,麦粒上还带着草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