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全勇见到郑老板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县衙派人来过村里!
郑则说知道,县衙也派人来他家送堂期票了。阿勇村长皱巴着脸连连摆手,“不是不是!送堂期票前来过一次!”
县衙派人去樵歌沟调查?郑则皱眉。
周爹说要请讼师分析案子、改文书、预判刁钻问题并练习如何谨慎回话,尽一切可能通过修路审核。
拿到传票第二天,周爹去镇上找讼师,郑则去接阿勇村长。
岳全勇也需要上堂,那他就得见讼师。
这条路涉及田地占用,而被占用田地的刘疙瘩和毛墩子极有可能会被传话问审,思及此处,郑则找他们商量,要接人一同去镇上。
住客栈能避免迟到,给一个人花钱是花,给三个人花钱也是花,修路重要,郑则无暇计较这些必要花费。
刘疙瘩两人都同意。
只是没想县衙竟先派人来问了话。
刘疙瘩和毛墩子心有忐忑,主动坦白:“郑、郑老板,我可没说啥不好的,修路的事村里已经说好,我家田地也补了,我同意修路,官差问啥我说啥,可没说不好的......”
毛墩子说他也是。
郑则重新坐下,让三人细说当日问话内容。
阿勇村长知无不言,刘疙瘩和毛墩子努力回忆。当时得知官差找来家里,两家人都紧张结巴,好在两人去过县衙,练出了点胆子,不至于因为紧张而胡言乱语。
只是官差问什么说什么,没经过思考,修路占地如何解决,是否满意,商贩来收笋干出价几何,签订契约又定价几何,村民是否愿意卖给商贩,是否支持修路......等等。
官差问得和颜悦色,两人答得汗流浃背。
刘疙瘩看了面无表情的郑老板一眼,讷讷道:“......我忘了怎么答的,但绝对没有说不好,我最在意田地,田地问题已经解决,我没有不满。郑老板,我,你,这、这没事吧?”
若是问题皆如实回答,倒也没什么,修路申请文书都写有,只是侧重点会不同。
申请文书写以民生为重、为民解忧;修路为大家好,消除进出村子危险隐患,改善生活,惠及村民及县衙等公共福祉,且申明一切由县衙定夺;修路人受益甚少着墨。
但由官差问话,刘疙瘩毛墩子等村民口中说来,侧重或许完全相反。
郑则沉默许久,起身说道:“不打紧,先带你们去镇上,会有人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