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一条蛇引发的家庭矛盾(第1页)

牛车再次来到古陂村熟悉的大树下。

夏季在树下乘凉的村民多,郑则一眼就瞧见当初第一次先给他递红薯干的刘阿嬷,老人家仍旧颤颤巍巍拄着拐杖走近,没开口呢,周舟跳下牛车脆生喊道:“奶奶!收红薯干,有红薯干就来卖了!”

清明后种红薯,夏天茎叶生长,秋天薯块膨大长成,冬天直至来年春天,趁多风少雨的季节制作和晾晒红薯干。

冬天制成,赶上新年干果售卖旺季可以趁热卖一番赚钱。去年他们是在夏秋季收红薯干,即收即卖,冬天去做炒瓜子生意了。

村民们听到是收红薯干都围上来问:“你们多少收啊?”

郑则敏锐听出不同,他和阿爹好一阵子没来古陂村收猪,不清楚村子现在个什么情况,就说:“和去年一样,红薯干五文钱三斤。”

果然就有人说:“前头有商贩来收,人家出五文钱两斤,你这价钱也该涨涨了。”

夫夫俩相看一眼。

上次收笋干也是迟一步,后来才去那几个难走的村子,周舟搬箩筐动作稍稍迟疑。

郑则不慌不忙把牛绳绑在树上,回身后笑道:“前头商贩收了几斤?你们村还有几斤?”

他继续说:“我不是第一次来你们村,不收笋干还收猪呢。咱实话实说,红薯干我图个量大优惠,你们图个方便,这两日能收千把斤,当场收当场结算。”

若是上一个商贩把村里红薯干都收了,村民必然不会让他涨价,显然没收完。

红薯干不像笋干,放不久,这东西冬天制成卖出去也涨不了很高价钱,夏秋季拿在手里储存不当容易坏,吃吃不成,卖卖不出。

他们俩也就是即收即卖,摆摆摊,倒腾赚点辛苦钱。

周舟心定了,把箩筐小板凳搬下来摘掉草帽,恢复精神:“叔伯婶子们,五文钱三斤,有就卖了啊,钱落到口袋才安心呢,下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

夫夫俩稳坐在牛车旁。

村民们在一旁嘀嘀咕咕,有的觉得五文钱三斤亏了一斤,有的人觉得早卖早安心,前头的商贩都多久没来了......

周舟指甲扣着钱匣子边缘,心里打鼓。郑则气定神闲,若红薯干收不成他就去收别的,大热的天,高价收货让周舟跟着摆摊晒太阳,不算什么好买卖。

村民们陆陆续续动起来,家里红薯干多的等不起,该卖就卖;家里红薯干少的或前头卖过五文钱两斤的,村民持有犹豫态度。

“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