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轩眉头一皱,道:“我身上未曾带着银两,回头再给你。”
“好,记住了,杨少爷还欠我一万两银子,回头他要是不给的话,就上杨府要去。”楚凤歌笑着对家丁道。
杨轩冷哼一声:“我还不是那种食言而肥的人!”
“楚凤歌,跟我走吧,我老师在等你。”柳原对着楚凤歌道。
那些学子们看着楚凤歌跟着柳原离去,眼神隐隐有些崇拜。
若说一开始还有人怀疑楚凤歌的才学,在他作出那首咏雪诗后,这点怀疑就荡然无存了。
一位敢上疏指责陛下修玄误国,诗才更是如此之好的读书人,足够令他们仰慕甚至是崇拜。
杨轩看着楚凤歌离去,脸色阴沉了下来,赔偿一万两白银倒是小事,只是没想到楚凤歌竟真的能作出这种诗词。
这也意味着他或许真的有真才实学——这道诗题是柳原随机出的,自己也随机加了个限制,除非楚凤歌误打误撞,否则就是他当真才学横溢。
杨轩忽地笑了起来,倘若楚凤歌不学无术,那么皇上尚且可能放过他。
毕竟楚老爷子已经一只脚踏进了棺材,楚家没落是迟早的事情。
可如今楚凤歌却展现出惊人的才学,让皇上如何对卫国公府放心?
一个掌握兵权的国公府,还有一个才华横溢,擅于隐忍的孙子,威胁太大了。
杨轩正想离开,转头却看到了永宁公主的轿子,脚步一顿,眯起了眼睛,永宁公主怎么在这里?
想到皇上竟然将错就错,撤除了他与永宁的婚约,又将永宁许配给楚凤歌,他心里就一阵不甘。
……
“你便是卫国公的孙子?果真是一表人才。”
竹楼里,张云棠捋着胡须,看着楚凤歌笑道。
楚凤歌道:“正是,这位大儒是……”
他看了看面前两位老者,一位身穿布袍,看起来五十余岁,双目炯炯有神,神莹内敛。
另一位看起来稍年轻一些,身穿青衫,宛如一个古板的教书先生。
张云棠道:“我叫张云棠,他呢,便是杨谦了。”
他指了指青衫老者。
楚凤歌恍然,这两位大儒在大虞可谓是名满天下。
杨云棠未曾从官,但桃李满天下。
杨谦是大国手,有时会在紫府书院授课,曾任职京兆府尹。
楚凤歌立即道:“原来是张云棠张老大人,学生便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