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殷老先生不仅是紫府书院的院君,更是当代儒家执牛耳者,文坛的泰山北斗,大虞的半圣。
雅致干净的茶室里,身穿粗麻布衣的殷院君正与弟子李江明对坐饮茶。
“书山学海将于今年开启,届时你当准备好,攀书山,度学海,以争不朽。”殷院君一边饮茶一边道。
李江明是他最为得意的大弟子,才华出众,十三岁中童生,十七岁中举人,今年二十三岁,已经迈入儒道的中三境,可以算是天赋异禀。
“弟子明白……老师最近可听过一篇名为《治安疏》的文章?这篇文章,堪称天下第一雄文!”李江明道。
“嗯,那篇文章的确写得很好。“殷府君点了点头。
李江明道:“写那篇文章的正是卫国公府的世子楚凤歌,也不知到底是不是此人写的……我听说此人好色荒唐,完全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可却一朝之间,便写出如此惊人文章,实在令人诧异。”
殷离呵呵一笑:“突然开窍,那也是有的,何况好色荒唐,不学无术,未必就不是他的伪装?”
“老师的意思是?他竟藏匿才华十余年?”李江明惊愕道。
历史上虽然也有很多人故意藏匿才华,只为一鸣惊人,可像楚凤歌这种装了十几年纨绔的实属少见。若说他是为了避免被敌人下毒手,因此藏住才华,以示平庸,那这份心性也实在太惊人了。
殷离笑而不语。
李江明心中一动,道:“此人有如此才华,今又进入紫府书院,老师不如收之为徒?”
虽然卫国公府受帝王忌惮,可老师身为当今半圣,却是不惧的。
殷离摇了摇头道:“卫国公府地位尴尬,此子未必走得长远,老夫也无意卷入争斗。更何况他此刻修儒,也未免太慢,为师已经拒之,让张云棠和杨谦收了此人为徒。”
“嗯。“李江明点了点头,虽然那篇《治安疏》写得好,也算是个天才,但紫府书院不缺天才,比如他李江明,就是天才中的天才。
便在两人闲聊之时,一名书童来到阁外:“禀院君,先生让我为你送来一篇通俗小说,请您阅读。”
“哦?通俗小说?他写的吗?拿进来吧!”殷府君心下奇怪,张云棠身为大儒,怎么会研究这些不入流的东西,写什么通俗小说?
虽然通俗小说也能出现才气,可相比诗词文章而言,实在是太少了。
书童将抄录好的稿纸递上去,殷府君拿起一看,《清河武松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