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晨曦微露,华山派的弟子们早已起床,准备着今日的收徒仪式。
岳不群站在山巅,俯瞰着山下的景象,心中暗自思忖:今日来参加收徒仪式的人恐怕不在少数。
然而,当他真正来到山脚下时,眼前的场景还是让他大吃一惊。
只见山下人头攒动,人数之多,简直超乎了他的想象。
这些人身上挂着露水,显然是已经在这里等待了很久,甚至可能是排了一整夜的队伍。
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源源不断的人群正从远处赶来。
除了那些江湖人士带着自己的门人弟子前来,一些本地的居民也听闻华山派今日大开山门,只要心性和根骨合适,皆可入门。
于是,纷纷赶来想试一下自己的孩子能否拜入华山派。
毕竟,华山派在本地的名声可谓如雷贯耳。
对于许多生活困苦的百姓来说,加入华山派就意味着摆脱了整日耕种土地的艰辛生活。
从此吃喝不愁,还能习得一身武艺,可谓是一举多得。
如果是华山派的佃户人家,自家的孩子能够加入华山派,那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啊!
一旦孩子能够拜入华山派,自家就可以免除一部分地租,减轻不少经济负担。
而且,如果孩子能够成为内门以上的弟子,那可就更好了。
不仅能学到更精深的武功,还有可能获得华山派赐予的土地!
土地对这些百姓的诱惑可谓是致命的。
在场的人们,心里都在盼望着自家孩子能被华山派选中。
这时候,岳不群可不敢怠慢,他赶紧吩咐更多的华山弟子前来维持秩序,生怕现场会因为人多而发生混乱。
同时,他还让这些弟子们先把准备前来拜师的人分出来。
毕竟,有很多人虽然想拜入华山派,但年龄已经超过了标准。
这些弟子们的任务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超过十五岁的人都剔除掉。
不过,由于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先进的手段可以准确测量一个人的实际年龄。
所以,他们只能通过观察这些人的长相和骨骺是否闭合来判断。
一般来说,只要这些人的长相看起来比较稚嫩,骨骺还没有闭合,就会被当作合格处理。
这是苏晨教的一些简单的摸骨之法。
经过一番仔细的挑选之后,尽管已经排除掉了很多人,但仍然有接近五百多人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