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秋季养生食疗:百合加银耳(第1页)

深秋时节,北京的林阿姨又开始忙碌起来。每天清晨,她总会取出那只用了多年的紫砂炖盅,放入几朵洁白的银耳和淡雅的百合,慢慢熬煮一锅晶莹剔透的羹汤。这习惯她已经保持了十余年,自从那年秋天连续咳嗽了一个月后,一位老中医给她开了这个“方子”,不仅治好了她的咳嗽,连多年的失眠问题也意外改善了。

“这百合银耳羹啊,比什么药都管用。”林阿姨常对邻居们说,“秋天干燥,人就容易生病,喝了这个,浑身都舒坦。”

千年智慧:百合与银耳的养生渊源

银耳,这种看似普通的食用菌,在我国已有千年食用历史。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银耳甘平无毒,能润肺生津,滋阴养胃。”古人称银耳为“菌中冠”,因其营养价值高而备受推崇。

百合则更早见于医药典籍,《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其“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在中医理论中,百合性微寒、味甘,归心、肺经,具有清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

将这两味食材配伍使用,可谓相得益彰。银耳侧重润肺生津,百合偏重清心安神,二者合力,正好应对秋燥带来的种种不适。

秋燥伤身:现代人的健康隐患

秋天气候干燥,空气中湿度下降,人体容易通过呼吸和皮肤丢失大量水分。中医认为“燥邪”易伤肺阴,导致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秋季确实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湿度降低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防御功能下降,更容易感染疾病。

与此同时,随着气温下降,人们开始增加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减少了水果和蔬菜的消费,这更进一步加剧了体内津液的不足。办公室长时间开空调、熬夜加班等现代生活方式,更是雪上加霜,让很多人陷入“外燥内热”的亚健康状态。

32岁的张先生就是典型例子。作为互联网公司的项目经理,他每天在空调环境中工作超过10小时,常常感到喉咙干痒、眼睛酸涩,晚上又失眠多梦。“吃了各种润喉糖都不管用,后来喝了妻子做的百合银耳羹,才感觉真正得到了缓解。”

科学解析:百合银耳的营养密码

现代营养学研究揭示了传统智慧的科学基础。银耳富含银耳多糖,这是一种具有极高生物活性的物质研究表明,银耳多糖能够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细胞活性,还有抗辐射、抗溃疡等作用。

银耳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