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不及伶仃(第1页)

那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力气呢?小明回到那个寄人篱下的所谓叔叔家时,不仅吃不饱,而且吃的还是像猪食一样的东西。大白菜,这种最便宜、最不花钱的食物,成了小明的主要食物来源。她只能一颗接一颗地吃着大白菜,仿佛永远也吃不够。

其实,按照遗传基因来说,少司命的妈妈本应该长得很高。毕竟,她的爸爸是一个身高一米八十多的大个子,这样的基因优势本应让少司命的妈妈拥有高挑的身材。然而,由于青少年时期的营养不良,少司命的妈妈并没有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长高。相反,她的身高还不到一米六,这与她的遗传基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少司命这个女儿却长得比妈妈高一些。少司命的妈妈常常感叹说,这可能是隔代遗传的缘故吧。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明在生产大队里挣工分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四五个年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小明的妈妈也已经二十岁了。

就在这个时候,少司命妈妈的老叔离柏富开始张罗着给她这个侄女介绍对象。这对于他们一家人来说,似乎是一件期待已久的事情。因为他们都希望小明能够早日离开这个家,毕竟她并非直系亲属,与他们并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

在这个家庭中,小明一直被视为一个外人。她不是亲兄弟姐妹,没有那种与生俱来的亲密感。所以,家人们认为,早点让小明离开,就能早点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不再受到这个“外人”的影响。

然而,当时的小明却十分天真无邪。她对这个家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把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当作自己的亲人。尤其是堂弟,那个淘气又可爱的小家伙,每次见到小明都会露出欢喜的笑容,这让小明感到无比温暖。

在小明的眼中,小孩子之间是没有隔阂的。他们彼此纯真地相处,互相把对方当作自家人看待。这种天真无邪的情感,让小明觉得这个家就是她的港湾,是她心灵的寄托。

可惜的是,大人们的想法却远没有这么简单。他们往往会考虑更多的因素,将事情想得过于复杂。而小明,这个天真的孩子,还无法理解大人们的心思。

小明,也就是少司命的妈妈,常常念叨着她的女儿不懂事。她觉得,如果少司命能够更早地懂事一些,或许她的爸爸就不会遭遇那样悲惨的命运。毕竟,如果少司命懂事,她就不会在年轻的时候经历那么多的艰难困苦。

少司命的妈妈感慨万分,她回忆起自己年轻的时候,由于没有心眼,不懂得阿谀奉承,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