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联合大学,段宏巽的宅院。
张伯苓先生,抱着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的《大秦帝国之黑色裂变》,笑盈盈的对着段宏巽感慨。
“真是很难置信,这本书,出自八路军将领之手。”
段宏巽都不知道该怎么接张先生的话。
要知道,张伯苓没见过江向阳,见过他本人,脑子里有着那张20岁左右的娃娃脸。
再看着手里这套煌煌巨作。
反差更大。
要知道,江向阳这本书,是他在指挥打仗的间歇中写的。
她都不知道该不该告诉后方的这些学者们,写这本书的江向阳,是在聊城,胶东,两场惊天大仗间歇之间写的。
如今这本书里的句子,却成为后方学者,反思,嘲讽国民政府种种作为的武器。
“拿着这本书,幻想着我中国有朝一日能恢复大秦祖制以法治国..再看着满街的特务..随意的抓人,滥用刑法,官员贪污舞弊,肆无忌惮.....还嘴里喊着,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张老,少点牢骚,多做一点事实..我让你帮忙牵头组织教育界人士上书国民政府的事情,您老现在都没给我回话?”
防空司令部除了守着防空洞收金条,什么事也不干,不仅仅在重庆激起了极大的民愤。
整个大后方,都怨声载道。
段宏巽脑子转的还是比较快的,直接发电报,就这件事,求助江向阳。
江向阳给她推荐了成都行辕主任,贺国光。
此人大才..
原本四川军阀,一团散沙,年年混战。
即便是刘湘背靠国民政府,成为了四川军阀名义上的王,也没有终止这种混战的局面。
反而让四川在民国中更像是一个独立的国中之国。
但是各小军阀势力下的辖区,依旧听召不听宣。
贺国光进入四川以后,利用钦差的身份,四川各军阀之间原有的矛盾,一系列组合拳下来。
打得刘湘和各路军阀目不暇接。
各种整军,整编,不停的挥舞着尚方宝剑,合纵连横。
让四川军阀自顾不暇的同时,从内战先锋,蜕变成了抗战中的中流砥柱。
可惜蒋某人任人唯亲,有功不赏,在抗战爆发后,愣是担心四川不稳,把这样一个人,放在了成都,牵制那些没有出川抗战的军阀势力。
“国民政府丢了沿海,丢了海关,各学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