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宗人府后,福王朱常洵便联合信王朱由检、秦王朱存极、晋王朱求桂,给大明境内各藩王下发公文。
先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大明立国已二百余年,各藩宗室人口日益庞大,朝廷已经养不起了。
但陛下与朝廷,还有我们这几个老朱家的当家人,也不忍心让朱家子孙上街讨饭。
如今朝廷正在海外开疆拓土,若是有心,便积极响应朝廷号召,主动削减各藩爵位,同时将名下产业登记造册,向户部报备,统一向朝廷缴纳赋税。
将来朝廷会在海外给你们分封一块好地方,恢复麾下三护卫,允其军政自专,到时候做个海外诸侯,也比窝在大明境内混吃等死强。
要是不愿意去海外,朝廷也不勉强,只是往后自个儿珍重些,别触犯大明律法,不然的话,朝廷和宗人府也不会客气。
随后,他们派遣三万皇明卫火速出京,给各藩王传达朝廷公文。
与此同时,江宁也赶忙从西山调集人手前往河南,帮助左光斗制作水泥以加固河堤。
毕竟郭允厚不久后要跟着自己下江南,河南的事便全落在左光斗和周王朱恭枵身上了。
为加快河南工程进度,朱由校又下旨从全国各地选派一批水利专家前往河南,统一归左光斗调遣。
此时身在河南的左光斗,自然不知道朝廷的这些举动,仍在一心一意地推动工程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新任河道总督周王朱恭枵表现异常积极,虽然专业有些不对口,但问题不大,左光斗制定具体施工方案、把握大方向,朱恭枵则负责监督工程进展。
这一日,左光斗又来到河道上视察施工进展,只见工地上架着几十口大锅,熬着浓郁的药汤,散发出奇特的香气。
左光斗略感疑惑,嗅了嗅,随后走上前,见周王朱恭枵正在往铁锅里加药材,时不时还凑上去闻一闻。
左光斗赶忙上前打招呼:“殿下,这是在忙什么?”
朱恭枵笑着道:“原来是左大人!
本王把提神醒脑汤重新改良了,加大了药量,想着赶紧试试看效果如何。”
左光斗闻言,顿时脸色一沉,疑惑问道:“那殿下还未曾试过?”
朱恭枵摇了摇头:“有这些和尚和缅军俘虏,让他们先尝尝。”
左光斗一听大惊失色,赶忙道:“殿下,还请慎重!
这些人虽罪有应得,但都是免费的劳动力,若是把他们毒死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