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大明京城这边也没闲着。
安武伯曹文诏与兵部尚书李邦华奉旨整顿九边军务,率领五万大军,手持尚方宝剑,浩浩荡荡出京而去,随行的还有一批从京营抽调的将领。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都明白,这是朝廷要对九边动真格了,毕竟九边将士拿着朝廷钱粮却消极怠工,还大肆培植私人势力,换谁也无法容忍。
江宁亲自前来相送,户部尚书郭允厚也一同前往。
望着曹文诏、李邦华率领大军远去的背影,江宁转头看向郭允厚,带着几分不满道:“老郭,你是不是一天闲得没事干?
怎么哪都有你?”
郭允厚抚着胡须,毫不在意地笑道:“侯爷这话可不对。
只要是能为朝廷挣钱、省钱的地方,老夫自然要出现。
老夫已粗略算过,等安武伯和李大人整顿完九边军务,朝廷少说能省下一大笔开支,日后的钱粮军饷也能花在实处。
一想到这儿,老夫激动得都睡不着觉呢。”
看着郭允厚这副见钱眼开的模样,江宁无奈摇头叹息,随后返回五军都督府。
不多时,张维贤拿着一份名单找到江宁:“侯爷,你瞧瞧,这是最新一批送入大明皇家讲武堂学习的京营士兵与将领名单。”
江宁打开名单仔细查看,赫然发现许木木、武六义、齐恒都在其中。
确认名单无误后,他署上自己的名字,盖上官印,交由书吏火速送入宫,请朱由校批示。
这时,张维贤抚着胡须,笑着说道:“侯爷呀,下次您再有什么想法或计划,能不能提前给老夫通个气?”
江宁有些疑惑地看向他,张维贤略带抱怨道:“侯爷,您也太不仗义了。
当初平定西南带回来十几万土司兵马,除去编练陷阵营三卫、抽调三万精锐后,剩下的十二万人马一直挂在京营名下。
为此,户部郭老抠可是没少念叨,搞得老夫时常要跟他扯皮。
但如今看来,这十二万人马,才是彻底整顿九边与北方诸省内军的关键力量啊。”
江宁闻言笑着点头:“英国公,实在抱歉,本侯事情太多,忙得都忘了跟您打招呼。
不过如今也不打紧了,忠贞侯和定远侯率领五万兵马编练北方各省新军,基层将领和骨干都从五万人马里进行抽调。
等他们二位把北方数省内军编练完成,恐怕手中的五万人马也剩不下几个了。
接下来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