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沉思片刻,略带不解:“江兄啊,你这折腾半天,似乎也没减少多少开支,未免有些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江宁嘿嘿一笑:“陛下,如今看来确实减得不多,但长此以往,几十年后可为朝廷节省大笔钱粮。
更重要的是,宗室爵位改制后,所有宗室下辖产业需按朝廷规制缴纳赋税。
此前臣已与郭允厚粗略估算,一旦宗室产业尽数缴税,这笔收入足以承担很大一部分宗室俸禄开支。
“况且太祖年间分封的诸王,至今最短也传了七八代,长的已至十一二代。
若改制过于激进,恐引发宗室反抗,陛下还会落个‘苛待亲族’的骂名,只能一步一步来。
此事可由信王殿下牵头作表率,福王、晋王如今也在京中宗人府任职,想必不会有反对意见。
缅北的蜀王、河南的周王,料想也愿带头做个表率。
只要有人带头,剩下的便不足为虑。
“此举既能向藩王彰显陛下恩德,给他们台阶,更能鼓励藩王主动为国效力、担任官职。
尤其如今赵率教即将攻灭缅甸,接下来便要征讨东南诸国,到时各路藩王便可移藩海外。”
朱由校听完,沉思片刻后点头:“江兄说得在理,是朕太心急了。
若对藩王过于激进,势必引发大乱,只能循序渐进。
再加上海外封地的诱惑,想必藩王们也会积极响应。”
江宁笑着点了点头。
朱由校忽然想起一事,道:“此前秦王朱存极被废为庶人,在宗人府任左宗人,听说干得不错,十分卖力。
稍后朕找他聊聊,若他愿带头响应,便恢复其秦王爵位。
若是不愿意,就换个愿意的人来做秦王。”
江宁打趣道:“陛下可真够坏的,竟算计自家亲戚。”
朱由校摸了摸鼻子,尴尬的笑道:“江兄你怎么能这么说?
朕也是一心为国,舍小家为大家。
你不夸朕也就罢了,还损朕,你也好意思?”
二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随后江宁起身道:“陛下,处理宗室事务属您的家事,您直接与信王殿下交代即可,臣就不掺和了。”
说完直接脚底抹油开溜。
朱由校无奈一笑,随即火速传召信王朱由检、福王朱常洵、晋王朱求桂及秦庶人朱存极入宫。
不多时,几人火急火燎赶到御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