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穿越到万历年间的话,大明还是有的救的,明朝是从万历晚年那时候起才开始变得无药可救的,只要在天灾人祸大爆发之前,大力推广土豆红薯这些作物,大明起码还能多活个三四十年。」
「确实,清朝就是靠着土豆红薯这些高产的作物养活了不少人。」
「可惜,大明那时候明明有这些作物了,却没人推广,但凡能传播开来,也就没后面大清什么事了。」
「听家里的长辈说,70年代粮食短缺的时候,大家吃的都是甘薯,也叫做番薯,才好不容易熬过的那个年代。」
「真的得感谢陈振龙,如果不是他从东南亚把红薯带回了我国,那个年代真的会有很多人会饿死。」
「陈振龙的故乡就在我们县,他的雕像现在每年都有人去祭拜呢。」
……
嘉靖年间。
嘉靖难得的和大臣们聚在了一起,看着天上的光幕。
当他看到后人说土豆,红薯,玉米这几样作物都是在明朝时期,而且是在嘉靖到万历年间传入的明朝时,一个个都陷入了震惊之中。
嘉靖:“这土豆、红薯、玉米竟然是在朕的在位年间传入大明的?”
“朕竟然从未听说过?”
“诸位爱卿,可曾听闻?”
台下大臣们面面相觑,在下方小声交头接耳。
最终由严嵩站了出来,回答道:“陛下,我等也从未有在大明境内听闻过土豆、玉米、红薯这些高产的农作物。”
“想来是如今还未传入我大明,他们应当还在海外,不知何处。”
“不知何处?”
身穿道袍的嘉靖在座位上伸了个懒腰,换了个舒服的位置。
“那看来,朕是有必要效仿成祖,七下西洋了。”
嘉靖的声音不大,却能够让朝堂之上的所有官员都听得个一清二楚。
这听得他们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大明海禁多年,如若是在平时嘉靖主张开放海域,想要下西洋巡海的话,那么必然会遭受到大臣们的集体反对。
毕竟,他们当下的这位皇帝,可是出了名的喜欢修仙,让他开放海禁,他很有可能就会组织舰队到海外去效仿秦始皇,去寻找那什么虚无飘渺的蓬莱仙岛!
劳民伤财不说,还将背负一世骂名!
可这次开放海禁却不同了。
他们要去寻找的不是什么仙草。
也不是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