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章 回到从前的秦王府(第1页)

余令其实是准备在过完年之后再去拜会秦王府的。

毕竟临近年底,自己贸然去会有些不好。

余令知道自己说话难听,大过年的去给人添堵实在非君子所为。

自己是良善之人,不是恶客。

可秦王府做的事情的确有些不地道了。

去年和今年是土豆的丰收年,也是土豆在长安大面积铺种的两年。

秦王府对土豆似乎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如今的秦王府虽然比不了先前。

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破船还有三千钉。

在这长安,秦王府其实就是最大的地主,最好的土地是他们的。

最大的家族也是他们。

所以,最大的土豆产地也是他们的。

长安以及周边各县有多少朱家人余令没去计算过,但人数绝对过万了。

长安城这边最多,也最集中。

可惜人心不齐。

大明的前一百年朱家人以自己姓朱为荣。

如今不是,自从朝廷给的俸禄越来越少,西北朱家这一脉开枝散叶越来越庞大。

很多人都单过了。

如今,朱只是一个姓,更是一个束缚,不许能做官、不许经商营生。

那些边末旁支已经不以皇族自居了。

前几年衙门更新黄册的时候有人都改姓了。

宁愿被人骂大不敬,宁愿交税,就是不愿再和皇室粘连上。

在余令有意无意的推动下,这群人活的挺好。

可以正儿八经的读书了,也可以做生意了。

秦王府不知道这些事余令不在乎。

这么庞大的一个家族,他这个长安府大宗的“族长”连族里人都认不全。

少个几百人,他根本就不知道。

在余令不在长安的日子,秦王府趁着姜槐道插手政务,长安商贾人心动荡之际大肆收购土豆。

他们很会玩。

秦王府里有高人,开始有计划的散播谣言......

把江南压低价格收丝绸的一套在长安玩了起来。

比如自己回不来了。

比如说据可靠消息说明年不种土豆了,在等谣言发酵后开始低价收购土豆。

只要他们完成了市场控制这一环。

今年的土豆是什么价就不是自由市场交易说的算,而是他们说的算。

他们就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