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场成了校场。
说是招三千人,结果一下子搞成了六千多人。
为了争夺一个名额,谁也不愿意退一步,谁都想跟着余令走。
因为,跟着余令走是真的能发财。
是种一辈子地,子子孙孙都在地里刨食,还是拼一把,跟王不二、朱大嘴他们一样在城里两三间铺子……
大家心里都有杆秤。
哪怕是被淘汰了那也要坚持到最后淘汰。
因为上一次五百进三百被淘汰的二百人全都进了衙门。
成了各县衙门里的三班衙役。
衙役虽然是贱籍,这只是律法里面讲的,但在现实里衙役活得比百姓还滋润。
有权利不说,还让人高看一眼。
所谓看不起,那只是读书人看不起。
所有人都想着自己一定坚持到最后,哪怕被人淘汰,今后衙门缺人也是优先从自己这些人里挑选。
自己是在为自己而拼。
可朝廷只给了三千人的名额,等去了辽东,朝廷也会按照三千的规格来提供粮草和军功的配置。
所以,六千人必须得砍一半。
清晨,长安城周围就传来了轰隆隆的跑步声。
跑步最能考验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跑步的人都知道跑步的时候有个极点。
一旦到了这个点,就会给人一种非常难受的感觉,呼吸困难,肌肉酸痛,满脑子想的都是停下来休息会。
一旦停了下来,那就别想破这个点。
随着时间的溜走,不断的有人退去,只要退出去,那就是不合格。
要么是身体素质不行,要么是意志不行。
很抱歉,可以走了。
一个早晨的时间,六千人就变成了四千人。
按照标准还是多了一千人,跑步淘汰结束了,接下来学的是令行禁止。
这个令行禁止其实是最熬人了。
因为余令是一点弯路都不想走,直接抄作业。
众人在校场里一站,随着队长的口令举矛,突刺,收矛,三个动作来回练。
战场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也没有那么多招式。
唯有,杀,杀,杀……
最简单的,最顺手的,最习惯的就是最快捷的杀人技。
这边在练长矛,另一边的谷场在练习举盾。
没有盾,河里的石头多的是,砖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