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前,周婉诞下一子,赵安给取名为赵鸿。
消息传出,朝野沸腾。
在他们看来,这意味着大赵有了传承。
历朝历代,都对此极为很重。
不过,周婉还在铁门堡。
水沁、玄仪、容雅、小竹、景兰等人也是如此。
她们准备年后和宋妙春一起来京。
周瑶也带着锦衣卫前去了。
赵安亦专门派了御医和一路兵马护送。
无论如何,都要确保皇妃、皇子和皇女顺利抵京。
新年来临,再过数月,又是开国之君的登基大典,洛京城内张灯结彩,繁花似锦。
刁莽、赵大饼、蔡奉、马元超、韩阔等一众大将畅饮数日后,便闲不住了。
他们轮流到国子监讲学,想要给大赵培养更多将才出来。
赵安则是在皇宫见到了孟筠。
她带来了双季稻所产的稻谷。
赵安抓起一把,眼见粒粒饱满,很是高兴道:“澜州的水稻高产,但质量也不过如此。孟姑娘,你这是真给大赵培育出了水稻新品种啊!”
还是那么温婉的江南姑娘莞尔一笑道:“都是托陛下的福,而且眼下杂交水稻也有了一些眉目,只是可惜无法在你登基前献上了。”
“这么快?”
赵安连忙道:“好饭不怕晚,没必要刻意搞这种献礼。先把双季稻的新品种给推广,再多把心思放在杂交水稻上。”
“这几年,你在太湖,乃至整个江南,既帮朕塘浦圩田,又苦心培育水稻新品种,如今江南水稻种植面积大增,产量也越来越高,朕很高兴。”
孟筠脸色微红道:“陛下说到做到,帮民女给家父报了大仇,民女此生无以为报,只能力所能及地做点事,能够帮到陛下,自是万幸。”
“仅是如此?”
“民女不敢有其他奢求。”
“不敢还是不想?”
“……”
刹那间,孟筠的心彻底乱了。
她是在太湖见到他以后才相信一见钟情的。
这几年一直默默地把这份感情给藏在心里,未作他想。
毕竟两人的地位悬殊太大了。
相处的时间又很短。
她一度怀疑这位四处征伐的霸主,是不是早就把自己给忘了。
直到收到邀请,来到京城参加他的登基大典,她还觉得有些不真实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