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都是一家人(第1页)

宏丰帝此言一出,意思已经很明显。

皇帝是同意了沿河县伯的奏折,想要梳理大渊皇朝内部的民族问题。

这短短数年时间,皇朝开疆拓土,经营海外。

不仅如此,航海海路之上的诸多驻点也建立了起来,可以给来往船舰补给。

这些已经是现实,想要夯实基础,除了硬件条件外,便是文化。

这一次沿河县伯上书的主要目的,就是梳理民族,建立大一统民族观念,巩固文化认同。

不得不说,沿河县伯当真是简在帝心。

满朝文武,聪明人无数,没人意识到的问题,他总能先人一步。

也难怪,陛下正在争取给沿河县伯在美洲设置那么大一个封地。

“陛下,此事重要,朝廷应该有一个章程。”

左相开口,明显,他是同意了这个观点,跟皇帝一样的意见。

皇帝有了决断,左相代表门下省开口了。

在场众人,自然明白,这是皇朝最高决策层已经有了共识。

右相则是看向了陆帧,给他使了一个眼色。

陆帧郁闷了,啥意思,要花钱?

“咳咳---”

陆帧咳嗽了几声,而后站了出来。

“臣附议,户部一定鼎力支持!”

“好,有爱卿此言,朕就放心了。”

这件事情可不简单,不仅要大量专业人员,而且还要钱。

赵清虎在折子里面都说了,第一步,就是确定民族概念,有一个大概的框架。

其次,便是朝廷颁布规矩,让各地官员,通知百姓们。

先从下面,把各自的民族所属报上来。

而后朝廷派遣人员下去核实、确定。

翰林院,有了新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员去核实、确认,翻阅史料,甚至是核实一些族群迁徙痕迹,寻根溯源,都是需要大量投入时间跟精力的。

一旦确认了,那就要公布出去,改变户籍,又跟户部牵扯上了。

最后,便是要出一系列的文献、文章。

不管是编撰成书籍,还是发表在《大渊日报》上,都是必须进行的。

甚至还要加入课本之中,广而告之,教导给皇朝下一代。

搞定了户部,搞定了门下省,宏丰帝的任务就算是阶段性结束。

接下来,具体如何实施,如何去发布命令,就是门下省以及下面部门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