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这标题很得劲,有杀伤力!(第1页)

《烽火报》编辑部。

林墨的左手托着下巴,右手拿着钢笔,若有所思。

他刚从师长江涛那里回来。

师长给他下了死命令,一定要让这一期报纸有爆炸性的宣传效果。

他刚要拿钢笔写点东西,钢笔却悬在稿纸上久久未落。

自己目睹了八路军攻占这两座县城的战斗场面,尤其是杀鬼子的这种痛快,是难以名状的。

这两场大捷,正好给迷茫的华夏人注入一支强心针。

更加坚定抗击鬼子的决心。

这两场那么精彩的战役,那么有重大意义的战役。

可不能在自己的笔下轻描淡写就过去了。

那这两场战役的战略意义就一文不值了。

他瞬间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有了,他突然奋笔疾书。

写下了《燃爆华北!八路军怒斩日寇师团旅团,两座坚城一夜易主》。

他得意地点点头。

这标题,包含了作战对象、作战成果,还有影响力。

就是不识字的老百姓,听上别人口述这个标题,也大概知道了是什么内容。

八路军一夜之间,攻占了鬼子控制的两座县城,还消灭了鬼子的一个师团、旅团。

这影响力,不仅仅震撼了整个晋地,甚至整个华北都震动了。

“黄河之水奔腾不息,抗日烽火燃遍华北!……近日,我八路军精锐部队于夜色掩护下,发起雷霆行动,一举攻克日寇盘踞的两座县城……将日寇一个师团、一个旅团日寇尽数歼灭……此役如一声惊雷,响彻中华大地,振奋着每一位抗日军民的心!”

此时他的灵感,就像自来水一样流了出来。

一气呵成,一篇洋洋洒洒近千字的通讯就写出来了。

“你们读读看。”

林墨让编辑部几个记者读读看,有什么可以继续优化的。

林老师这句“黄河之水奔腾不息,抗日烽火燃遍华北!”写得好。

把咱们华夏抗击鬼子的队伍比作黄河之水一样,勇往直前。

前面就是巨石山峰也好,也要把它们撞出个洞来。

“军民同心,其利断金!”这句也写的很好。

咱八路军基本就是由广大老百姓组成的。

老百姓还给八路军充足的保障,大家才能放心地去打鬼子。

听到同事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林墨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