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侯府继室子16(第1页)

第二日寅时刚过,长歌便起床了,梳洗过后换上学子长衫,准备进宫。

他现在只是个秀才,没有官职,穿学子服是最合适的。

青墨给长歌披上厚厚的裘皮大氅,这大冬天的,不穿厚点能冻死人。

一路坐着马车往宫门驶去,路上还能遇到赶早朝的官员,他一个白身,该让路就让路,不能让人诟病,说他不懂规矩。

还好出门早,不然这一路让来让去的,肯定迟到。

在宫门处点了卯,就站在一旁静静的等着。

在京城就没有秘密,官员们一看见长歌,就猜出了他的身份,有人欣赏他的骨气,也有人说他傻。

有爵位都不要,不就是被质疑吗?在场的人,谁没被怀疑过,何必在意呢?少年意气要不得啊!

“裴少爷?”礼部钱尚书看到他,便走了过来,爵位的事都由礼部主管,长歌的事也是他们的政务之一。

“大人安好!”长歌赶紧行了一个学子礼,他还真不认识钱尚书。

“本官姓钱,在礼部任职,你啊,太年轻了,怎能如此意气用事?”钱尚书还是挺欣赏长歌的,九岁的秀才,又一身傲骨,这才是读书人的样子嘛!

长歌听他一介绍,再看他胸前的补子,就猜出了他的身份,“原来是尚书大人,子晏眼拙,大人莫怪。

此番并非全是意气,裴家自祖父过世,一直未能为陛下分忧,实在羞愧难当。”

这已经是非常委婉的说法了,在这个“子不言父过”的时代,哪怕裴行远再无能,他也不能说一个不字,那是大不孝,他还要科考呢。

钱尚书听完,挑了挑眉,险些笑出来,真是个有意思的小子,还“未能为陛下分忧”,真要是有能力,陛下还能不用吗?还不是裴行远太无能。

“裴家小子,你虽守孝,但读书之事不可荒废,等你除服,正是乡试报考之时,莫要误了前程。”

钱尚书交代了两句便走了,他一个正二品官员,能跟一个秀才说两句,已经是对方荣幸,又没什么交情,要不是惜才,他也不会说这些。

“子晏谢大人教诲,必不敢忘。”长歌又给他行了一礼,人家提点两句,已经很给面子了,还指望人家拿你当人物吗?哪来的脸?

宫门打开,百官上朝,长歌是没资格进入大殿的,在殿外等着听宣就行,多亏他不怕冷,不然这天寒地冻的,铁定感冒。

宫里的侍卫和太监们,看着十一岁的长歌,像棵青松一般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