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侯府继室子20(第1页)

会元宴长歌没办,还有二十天就是殿试,不能太张扬,虽然宴会没办,但送礼的人却不少,只因仁和帝在出榜的第二天,就派人送来赏赐,是一对玉如意,那些官员自然不能落下,也纷纷送来贺礼。

几个成年的皇子更是见风使舵,都派心腹之人送了礼,就连裴嫣然都被允许归家省亲,这还真是长歌没想到的事。

不过长歌没见她,让苏氏接待的,借口都是现成的,闭关准备殿试呢,没时间。

长歌现在没时间搭理裴嫣然,等他考完试再说,自己还真是涨了她的威风呢,该说不说,也确实把她忘了,谁能想到三皇子还真是心急呢?

再这样下去,这裴嫣然还不得当侧妃呀,凭什么呢?原主上辈子可是被她害的命都没了。

虽说她不是主使,可裴家如此对待原主母子,却是在为她铺路,作为既得利益者,她肯定不能活着。

殿试很快来临,长歌做为会元,是排在第一个的,就连座位都在仁和帝的眼皮子底下。

殿试的考题也很有意思:如何看待四国鼎立,该如何看待邦国?

这题说好答是真好答,说难答也是真难答。

这段时间,长歌被仁和帝宣进宫里的次数不少,隐约知道他的意思,作为一个中年帝王,他是有野心的,谁不想统一天下,倘若他能一统四国,一个世祖的庙号那是妥妥的。

既然知道陛下的意思,那就不难了,于是长歌提笔写下:

天无二日,民无二王。王者欲建万世之业,必先定一统之策。然则,统一之道,当以何为先?或以德政怀远,或以武力征伐,或以经济制之,或以外交离间。

且四国之势各异:或强在甲兵,或富在商贾,或险在山川,或众在民心。欲一之者,岂可执一术而求必成?

…………

长歌仔细分析了其他三国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内的特点,因地制宜,不同的国家主张不同的办法。

比如南越,最好是用经济战,让他们主动臣服,可以利用商队往来,捏紧他们的钱袋子。

比如北戎,那就先用武力征服,然后再收拢民心,对付这种游牧民族,长歌的经验可不少,都干了几辈子这事了。

至于西羌,这破地方高原居多,普通的士兵会有高原反应,武力征服就不免会吃亏,那就先离间他们,然后再训练士兵抵抗高反,等士兵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再一举剿灭。

顺序也不一样,先北戎后西羌,最后才是南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