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医术各有各的传承,虽然水平有高有低,但说到底,那也是无数医生养活自己的本事
如果自己的医院一直扩张,就会导致导致那些老牌儿医馆衰落,那这就不只是砸人饭碗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没准儿很多有价值的医术和秘方可能就此消失。
所以从长远来看,这会是整个大唐医学的损失。
而且,如果一直从宫里要人,哪怕这医院最初是由楚天青创办的,久而久之也会被看成是皇权的延伸。
万一将来出了什么医疗事故、或者经营上有什么疏漏,所产生的反弹,都会直接冲击到宫廷的体面和李世民下的声望。
这里面的政治风险,也不能不谨慎看待。
楚天青当然懂房玄龄在担心什么。事实上,他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甚至之前还向李世民提议过,要不要提高诊费、只专注看疑难重症?
大病我来。
小病小痛还是交给民间大夫来处理。
他心里明白的很。
“悬壶济世”不是光靠一腔热血和超越时代的医术就能做到的。
它必须得结合大唐的现实情况,得考虑复杂的人情和社会现状。
医院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也可能无意中伤到那些靠传统方式行医的大夫。
如果因为自己的“善心”,反而导致大量医生失业、秘方失传,甚至引发社会矛盾,那他这“济世”就变成罪过。
所以,医院的发展,也是要讲方法的,要审时度势,也要懂得妥协。
因此现阶段,楚天青是打算把这家医院做成大唐版的“梅奥诊所”。
也就是“集众家之长”的模式。
梅奥诊所不靠一两个神医撑场面,而是把不同专业的医生聚在一起,共同研讨复杂病例。
在这里,他可以建立一个“疑难杂症会诊”机制,主动邀请长安城里有真本事,思想又比较开放的老名医一起来参与。
把传统医学的辨证思路和现代医学的洞察方法结合起来。
这样做,不但不是抢同行饭碗,反而是抬举他们、促成融合,把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博采众长,还能促进医学交流。
另外,梅奥诊所也很注重“教学和科研并重”。
这也是楚天青比较认同的一点。
医院不该只是看病的地方,更应该成为孕育新知识的土壤。
所以,他打算以后成立一个“附属学堂”,不只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