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排队买股(第1页)

三人聊了好久,聊到菜都凉了,又去回了一次锅。

说到苏渺和苏元正来沪的意图,朱国明犹豫着问:

“渺渺,你是大学生,你说这天上掉馅饼的事情,真的能轮到我们平民老百姓身上?这空手就能套白狼?”

苏渺认真的说:“明叔,这不是天上掉馅饼,这是经济,也是国家认可的方式,据我所知,这几年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买股票了。”

朱国明点了点头,说:“我确实听说有些人去买了股票,但是我认识一些玉园商场的职工,他们手上的股份不是买的,是单位配的,当时他们还不乐意呢。”

苏渺眼皮一跳,追问道:“明叔,你认识手上有玉园原始股的人?”

“原始股?那是什么意思,我只知道他们给职工配了股份,说分到的都是公司的股东。

当初分到股票的时候还闹过呢,他们觉得一张纸片哪比得上真金白银?还抱怨说这股票是废票,有人甚至低价转手卖掉了。

结果现在听说以后要涨,又当宝贝似的捂着了,卖掉了的通通拍大腿。”

苏元正笑了笑:“这就是人的心理,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总觉得不踏实。

其实我也不完全明白是什么,按我自己的理解,这股票啊,说白了就是公司的'份子',生意好了,自然就值钱。”

朱国明皱着眉头,说:“但问题是,我们普通老百姓哪懂这些?报纸上整天说'股份制改革'、'资本市场',听着就头晕。万一买错了,血汗钱不就打水漂了?”

苏渺从随身的背包里拿出一份《经济日报》,指着上面的一则新闻:

“明叔,您看这篇报道。国家已经明确要发展证券市场,沪市证券交易所马上要正式开业了。这不是投机倒把,而是国家允许的正规投资渠道。

不过股市有风险,购买需谨慎,的确要好好研究,再根据自家的经济情况来进行投资配比。”

苏渺没有说出口的是,朱国明刚才所说的“玉园”,可是了不起的“老八股”之一。

一经上市便开始风靡,缔造过多个纪录,九二年“玉园”股价破万,创下我国证券交易史上的天价,被誉为“中华第一股”。

因为上交所显示屏的最大单位只到千位,当时甚至无法显示具体数额。

不过现在,“股票”的概念还没有普及开来,早期的股民做投资方式可能简单,了解也很片面。

但此时却有一种自信的力量和面对未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