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苏渺收到了远在英国的胡小蝶发来的传真,这个传真收得还格外的波折。
现在内地与国外的联系刚刚起步,沟通起来十分的不便,主要有几种形式:
效率最快的是拨打国际长途电话,主要用于紧急事务的重要沟通,普通家庭和个人使用频率很低。
而且还不是所有人都能用得上的,需要向邮电局申请开通权限才能拥有这个功能。
一般是企业或机关单位的电话,出具外事或公务证明才能开通国际长途,私人用途基本不被批准。
而且,国际长途的电话费高达30人民币/分钟,说几分钟的话就能花光一个月的工资,十分高昂。
比较平价的是书信与国际邮件,传统邮寄方式是普通个人跨国联系的主要途径,分为普通邮件和航空邮件。
通过国际邮政系统运输,费用较低,从国外到国内通常需要一到两周时间,甚至更久。
这种方式物流信息难以追踪,也容易丢件,往往是等得脖子老长了,然后发现信丢在大海上了。
而航空邮件收费较高一些,一周内可以送达,丢件率也较低,适合寄送重要信件或小包裹。
胡小蝶采用的传真方式,是时效性略次于国际电话的方式了。
很多时候是商务环境下,文件传输的主要方式。
缺点就是需要配备传真机,一般只有涉外企业、酒店、邮局等机构才会有,而且两地的时差也是需要考虑的一点。
离苏渺家不远,有一个涉外酒店,也许是要赚外快,所以开放了国际传真服务。
接到传真内容后,按着上面留的电话,联系接收人来领件,收取费用。
周六假期,苏渺接到了酒店通知领件的电话,因为曾经用这个方式和胡小蝶联系过两次,所以这次也并不觉得奇怪。
苏渺裹紧了身上的薄外套,快步走向那家涉外酒店。
酒店门前的喷泉依旧在运转,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有几个小朋友凑在旁边看,还伸手去触碰水花。
“您好,我来取传真,电话号码是XXXXX,苏渺。”
苏渺对前台的工作人员说道,因为刚才走得快了,现在声音比平时略微急促。
工作人员核对了一下记录本,抬头看了她一眼:“苏女士是吧?从港城来的传真,收费4元。”
苏渺从钱包里数出钱递过去,接过那印满了字的纸张。
她看了看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