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达成共识,格雷爵士结结巴巴地说:
“这...很好,那么...具体细节...”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双方律师就协议条款进行了细致讨论。
文物清单、交接时间、付款方式、媒体报道范围等等,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白纸黑字地确定下来。
当所有文件准备就绪,等待双方签字时,格雷夫人突然问道:
“林先生,我很好奇,你们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资金问题的?你们政府这么快就同意增加款项了吗?”
林参赞犹豫了一下,然后决定说出背后的故事:
“实不相瞒,差额部分是一位中国大学生用自己的积蓄补上的。
她叫苏渺,是胡小姐的同学,也是‘荣誉置换'方案的提出者。”
会客厅里一片寂静,查尔斯惊讶的瞪大了眼睛,格雷夫人则用手帕轻轻擦拭眼角。
她夫人喃喃自语:“一个学生...用自己全部积蓄...亨利,我们真的配得上这样的诚意吗?”
格雷爵士沉默良久,终于拿起钢笔,在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当他抬起头时,眼中竟有一丝罕见的敬意:
“林参赞,请转告那位苏小姐,格雷家族感谢她的...慷慨。明年夏天在京城,我希望有机会与她见面。”
交接仪式定在一周后举行,与此同时,媒体报道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按照协议,中鹰两国主流媒体将同时报道这起“文化交流盛事”,突出格雷家族在促进中鹰友好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林参赞在使馆内部会议上说:
“这叫双赢,我们拿回国宝,格雷家族重获社会荣誉。最重要的是,这个案例将为今后类似的文化财产返还开创良好先例。”
签字仪式当天,格雷古堡罕见地热闹起来。
因为已经签好了协议,过了明路,事情自然就公开了,不止公开,还作为了典型宣传。
中鹰两国外交官员、博物馆专家、媒体记者济济一堂。
在闪光灯的照耀下,格雷爵士和林参赞共同签署了最后交接文件。
当爵士将文物交给中方代表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查尔斯爵士在致辞中说:“今天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格雷家族很荣幸能为中鹰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将回到它们的故乡,而我们收获的是两国人民之间更深厚的友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