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花魁们的震动,提拔最底层(第1页)

这一次的报纸,着重写了考公制度,用来顶替科举制度的原因。

同时,也说了召集民间艺人,考取新的文化部官员之事。

并且明确表示,文化部类比六部,主官正三品,副职从三品或者正四品。

接下来,写明了报考的要求。

甚至还着重提到,允许青楼花魁,民间艺人,从良娼妓,凡有一技之长者参与考核。

至于考核的时间,定在一个月后。

一个月的时间,不够全天下所有地方的人赶过来。

可相对而言,有这些文化类人员流动的地方,要么是州府,要么都是人烟繁华的地方。

像那种边边角角,乡村里面,是肯定没有的。

以报纸的传播速度,再到他们启程的速度来看,二十来天应该是足够了。

实在不够,那就只能说有缘无份,以后再考取就行了。

反正,就连李承乾都相信,真正厉害的,应该就在长安城中,大不了洛阳那边有一些。

可想而知,这一张报纸发下去之后,引起了何等的轰动。

别说百官了,哪怕是平民百姓,都觉得像青楼那种地方,那里面的女子,全是很低贱的。

尽管他们娶不起,但不妨碍他们看不起。

对于一些穷点的百姓来说,就算是真正的妓女,只要是从良了,他们一样愿意娶。

不过有个前提,就是还能生孩子,身体没有坏。

古代的娼妓,背后的人为了节省成本,多数会给她们用一些绝嗣的药物,为的就是让客人‘宾至如归’。

另外一些,也会用某些药物来洗或者倒灌。

次数多了之后,也是怀不上孩子的。

所以说,妓女的一生是很悲哀的。

她们基本上,要么因为某些事情死在青春的岁月,要么最后就是孤独终老。

大多数,都是年纪轻轻就病死的结局。

不只是身体上的病,也可能是心病。

长安城中,到处都能听到讨论考公。

像那些文人雅士,或者那些自诩为有识之士的,他们只讨论考公的优劣。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颇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他们对于文化部,对于所谓选民间艺人,来当这个部门的正副职,完全避而不谈,就当不存在。

因为时至今日,他们不敢明着说李承乾的不是。

无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