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十四年,李承乾的孩子们,都已经十三岁了,基本长成小大人了。
针对南方三国的军队,也已经出发了。
本来这件事,该南方军区的。
但是,毕竟是三个国家,即便是南方军区能够吃下,也不能够全给它。
最终,五大军区出人。
其中,西方军区负责攻打安南。
安南毕竟原则上是大唐的地盘,其中只不过是一些反抗势力,比较好剿灭。
北方、东方,这两大军区围剿南诏。
南方军区则直接用船南下,攻打临邑。
至于中央军区,自然是拱卫长安。
但也分派了部分兵力,用于辅助其他四方。
总而言之,就是雨露均沾,毕竟这是一次练兵的行为。
后勤部门为这次大战,是准备异常充分的。
除了粮草之外,还有应对南方各种蛇虫鼠蚁以及湿热的药物。
这些年,孙思邈虽然不声不响的,但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在李承乾的提醒之下,各种各样简单常备的药物,尤其是军需药物,那是准备异常充足的。
真要说起来,这次应对三国,李承乾并没有出动多少兵力。
五个军区加起来,一共也就十万人而已,但都是绝对的精兵。
其中,临邑两万人,安南三万人,南诏五万人。
预计攻打时间,一年!
有这个把握,是因为李承乾,给其中两万人配了枪,并且还是半自动步枪,以及三千个炸药包等等。
这个配置,完全是无敌的。
带队的,又是李靖等老将。
因此,李承乾一点都不担心出问题。
他此刻,正在外放自己的孩子们。
看着一个个半大小孩,恭恭敬敬的站在他面前。
李承乾背着双手,在站成一排的孩子前后走来走去。
那模样,颇有点后世监考老师的感觉。
实际上,他只是在训话。
两宫皇后和嫔妃们,远远的站在大殿外面观望,人人都非常紧张。
至于李象,李承乾已经把他下放出去,划拨了一个不好不坏的县,尝试治理去了。
“下地种植,始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见识是三教九流,方知人心百变。
你们要记住,你没有现在的地位,那是因为你们的投胎技术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