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乾元十五年,收音机普及(第1页)

接下来,房玄龄又汇报了各种各样的数据,然后才轮到其他人。

这一次朝会,从早上开到晚上,华灯初上才完结。

大家都不知道喝了多少水,上了多少趟厕所。

随着大唐的地盘越来越大,又有李承乾这个每天有事没事,就喜欢弄点新东西的皇帝。

要汇报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导致后来,李承乾干脆搬上了椅子。

让大家站几个小时没问题,反正都习惯了。

可一天到晚这么站着,也真不是一般的累。

方方面面的汇报,也等于展示了大唐的强大,凝聚了百官的自信心。

乾元十五年,伴随着各地的小型各种电站的铺开,收音机的地面基站,终于是建立起来了。

同时,最简单的收音机,在经过两三年的紧急备货之后,开始铺设大唐。

这其中,收音机中各种技术,也通过拍卖的方式,给了多个商家,避免了垄断行为。

伴随着收音机名气的打响,电池和手电筒也开始铺开。

反馈回来的,是几乎无穷无尽的金钱。

面对收音机这么一个新东西,大唐的百姓抱有极大的热情。

自行车和收音机,还有脚踩缝纫机,也成了大唐结婚必备的三件套。

反倒是手表这种精细的东西,还需要时间去酝酿。

主要是现在的机床,还做不了那么精细的东西,电力的供应上也还是不足。

不过,基础已经打好了,只要随着时间的酝酿,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初代的科研人员,都是边做边学,实在无法一步登天。

收音机里,每天大多数时间,播报的都是各种政策。

晚上的一段时间,则用来播报各种广告,大大的提高了大唐国库的收入。

这是全国性的播报,对某些连锁性的大商家来说,简直是最好的广告点。

这方面的营收,甚至一度达到国库收入的五分之一。

本来在李承乾的折腾下,渐渐开始枯竭的大唐国库,又开始富裕起来。

肉眼可见的,是百姓的变化。

以前的百姓面黄肌瘦,麻木不仁,一年四季光着脚。

有些特别穷的,冬天都只能蜷缩在家里的床上,一家人毫无廉耻的挤在一起,甚至可能都没衣服穿。

现在,至少可见范围之内, 面黄肌瘦者十有其二,都已经是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