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军大营。
大战彻底平息,已经撤回大营,更是清理了附近的战场。
所有西夏兵的尸体,全部一把火焚烧干净。所有大宋战死士兵的尸骨,全部入土安葬,更在安葬的地点专门修建陵园祭祀。
这也是赵桓的习惯。
军人守护家园,开疆拓土,沦为一抔黄土后不应该无人纪念。
建立陵园,总归有一个念想,总有人在清明寒食祭奠。
此次和李乾顺大战,虞允文带着精锐死战,虽然守住大营取得最后的胜利,却也付出惨重的代价。一战下来,战死一万两千三百余人。前后一起斩杀的西夏兵,多达两万八千六百余人,俘虏四万多人。
尤其是杨再兴和李孝忠等人率领的精锐回援,掩杀了许多人。
西夏精锐,彻底葬送。
即便逃走了许多的西夏兵,即便这些人再次回到兴庆府,也无法凝聚现在的力量。赵桓接下来,只需要休整好后,带着大军徐徐推进,一步步杀到兴庆府就是。
西夏主力葬送,夺取西夏的机会已经出现。
恰是如此,军中上下士气沸腾。
所有的将士,都等着灭夏的这一战。
军营内,赵桓带着虞允文在营地中探望伤兵。一圈走下来,回到营帐已经是烈日当头,快到晌午了。
赵桓看向虞允文,询问道:“呼延通带兵去追赶,都过了两天,还没有任何消息。今天,可有探子传回消息?”
虞允文说道:“暂时没有。”
赵桓道:“继续盯着,多派一些探子出去。”
虞允文道:“臣会去催促的。”
现在的虞允文,俨然是赵桓身边的代言人,很多政令都让虞允文去通知,使得虞允文频繁的在军中亮相。
如今,虞允文的影响力和威望迅速上涨。
尤其虞允文带着牛皋死守营地,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军中上下提起虞允文,都是虞允文死守龙纛,乃至于果断带着龙纛前压,虽然虞允文是文官,却令将士钦佩。
军中将士,对虞允文都服气。
这是虞允文坚守换来的。
赵桓处理着政务,虞允文自行去安排。
没过多久,虞允文急匆匆来了,禀报道:“陛下,前线的探子发现呼延通的消息。”
赵桓问道:“人在哪里?”
虞允文解释道:“探子回来禀报,说呼延通带着一千多人穷追不舍,硬生生追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