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耶律大石的狠辣(第1页)

耶律大石内心,的确存了空手套白狼的想法。

李乾顺已经在前线落败,西夏的大军更是葬送得干干净净。前线更是传回消息,说李乾顺已经沦为俘虏。

皇帝都被抓了的前提下,指望西夏人来众志成城的挡住赵桓,明显不现实。

最好的结果,是他入城掌控局面,凭借西夏皇城的坚固城防抵挡。

灭金雷是厉害,宋人的火器爆炸也有威力。可是,不可能轻而易举炸毁坚固的城墙,他就可以借助城池消耗大宋的实力。

宋朝内部也有问题,一旦宋军被挡住,久战不下的情况下,就可能会撤军。

这是机会。

现在李仁礼拒绝,或者让他一个人入城,就不可能直接控制西夏皇城。无法掌握绝对的权力,无法彻底灭掉西夏的投降派,要挡住宋人就很难。

抵挡的前提,一定是人心统一。

耶律大石思考着李仁礼有城府,意味着无法撇开,必须要借助李仁礼来谋划。尤其是宋朝强势,西夏也不能被灭了。

有西夏抵挡大宋,他才有一个安稳的屏障,才能有发展的契机。从这个层面判断,扶持李仁礼是最好的选择,比他直接拿下西夏皇城更合适。

耶律大石想清楚后,下令道:“我愿意入城。”

“放吊桥!”

李仁礼下令。

铁索转动,吊桥缓缓的落下,连通城池内外。

嘎吱!

城门随之打开。

耶律大石留下六千多精锐在城外,骑着马孤身入城。

他没有丝毫的惧怕,神情坦然的一路来到城楼上,看到眉宇间有着浓浓忧愁的李仁礼,拱手道:“李仁礼,你要怎么抵挡宋人?”

李仁礼正焦愁这件事儿。

陛下已经沦为宋朝皇帝的俘虏,太师也身死前线。

连晋王李察哥,都在赵桓的手中。

目前的朝中,还有李乾顺的小儿子李仁孝。可是七八岁大的孩子,无法撑起乱局。

在太平盛世,小皇子登基继位,可以慢慢的发展实力,培植心腹,有足够的时间去斡旋。现在这样的大乱局,小孩子无法稳定局势。

历史上,李仁孝是汉女曹氏所出,庶出身份。

当时李乾顺没了嫡子,只剩下李仁孝最合适,而且李仁孝聪慧过人,在李乾顺驾崩后,李仁孝顺利登基。

李仁孝在历史上登基时,好歹已经十六岁,他的母亲曹氏也培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