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日军第四混成旅团攻陷襄城,开始向驻守平州的104师发起了进攻。
104师隶属36集团军第47军,不是蒋某人的嫡系部队,装备很落后。
虽然有一万五千多人,但是武器弹药却极其匮乏,连每人一杆枪都凑不齐,有不少人还拿着大刀片子。
哪怕是那些有枪的战士,每个人平均不到10发子弹,重武器就更加不用说了,整个104师,就一个炮兵连。
这个全师唯一的炮兵连只有两门老式的75山炮,还是上个世纪的产物,外加五门81迫击炮。
这七门大炮就是104师的重火力,也是104师唯一能反制日军的武器。
不过炮弹少的可怜,每门炮不到10发炮弹,而且打一发少一发,什么时候补充是个未知数。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师长李宗都舍不得动用它,因为这是104师唯一的重火力,李宗把它看的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他宁愿用步兵冲,拿人命来填,也不愿意动用这宝贵的炮兵。
可是今天,在第四混成旅团的猛烈进攻下,平州城岌岌可危,眼见日军就要突破城防,他不得不命令炮兵连发起了反击。
“命令炮兵连,对攻城的敌人进行炮击”。
参谋长看了他一眼,问道:“师座,打几发!”
李宗咬着牙。
“打五发!”
说起来有些心酸,可这就是那个年代中国军队的真实状况,炮弹比人还金贵,如果到了用炮弹的时候,那就说明,要和小鬼子拼命了。
炮兵连一个五连射,几十发炮弹打过去,瞬间便把正在冲锋的第四混成旅团给打懵了。
“纳尼,中国军队还有炮兵?”
正在前沿阵地指挥第四混成旅团进攻的玉池太郎少将很是不解。
按理说如果守城的军队有炮兵的话,在他刚开始进攻的时候就应该会炮击。
可是这仗都打了几个小时了,他一直没有看到国军的炮火拦截,这也让他产生了一个错觉,以为眼前的这支中国守军没有炮兵。
在旅团长伊藤秀夫在通天谷被杜子腾打死以后,参谋长玉池太郎因祸得福,荣升旅团长一职。
这次越过黄泛区,进攻平州,是他履任第四混成旅团长的第一场攻城战,所以他野心勃勃的要在平州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给士气低迷的第四混成旅团鼓鼓劲。
在发现城内的守军还有炮兵以后,玉池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