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津港县的潜力,远远没有激发出来(第1页)

地库的物资也开始逐批转运。

铝锭、镍锭被列为重点,先行运往太城县方向。

油桶则集中堆放在专门划定的安全区,设岗哨二十四小时守卫。

运输队伍昼夜不停,窄轨小火车与汽车队在地库口来回穿梭。

战士们虽疲惫不堪,但没有人松懈,因为大家都明白,眼前这些原料是137师的命脉。

一旦送到水窑厂,便能源源不断转化为武器装备。

与此同时,城内的居民被逐步安置。

许多人从废墟与暗巷里走出,面容憔悴,衣衫褴褛。

他们亲眼看见八路军在城内清理尸体、修复水井、分发粮食,神情逐渐由惊惧转为信任。

师部还设立了临时粥棚,分发杂粮与热汤,孩童们围在战士身边,露出久违的笑容。

津港县的七天,既是清理,也是接管,更是重新掌控。

日军留下的,是遍地狼藉与惨烈痕迹。

而137师要做的,是将这些化为未来发展的基石。

当林壹亲自带着人赶到津港县时,由水窑厂接管的,是一个干干净净,重建得七七八八的港口县城。

“林壹,怎么样?师部没有拖你后腿吧?”师参谋长笑道。

林壹站在城墙上,向整个港口方向望去,笑着点头,“感谢师部首长们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

“哈哈哈!你小子也变得油腔滑调了?”师参谋长笑道。

林壹坐上车,亲自来到港口查看。

津港县最令他在意的就是津门港。

这里将是未来海运的起点,同时也是海军的起点。

视察完港口,林壹又来到炼油厂。

港口没什么问题,没有大修的必要,直接就可以用。

但是接下来的大型炼油厂,却让林壹表情一凝。

这个时代的炼油厂,果然是平平无奇。

不仅设备落后,连布局方式都有明显的错误。

但好在,这座炼油厂在当下还算比较先进,只需稍微调整一下,更新迭代一下其中的炼油设备,便能满足林壹的需求。

接下来是修船厂。

修船厂的问题最多。

因为它本身定位就是修船厂,所以,想要把它改造成造船厂,工作量会比炼油厂大很多。

但好在,船坞都有。

工期可以缩短不少,只需在机器设备上,下功夫即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