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津港会战(第1页)

顺着赵刚手指的方向,三人看见城墙上的日军已进入紧急备战状态。

哨声拉长,岗亭里的信号旗连连挥动。

西城的城墙显然被日军重新加固过。

原本的青砖外侧加了一层混凝土壳,表面粗糙,能明显看出后期浇筑的痕迹。

女儿墙上方还突兀地多出了一段加高的矮墙,显然是为了挡住来自外面的直接火力。

城墙上间隔几米就能看到方形的射击孔,大小一致,排列规整,从外面看去像是一排黑洞洞的眼睛,死死盯住城下的旷野。

靠近城门的位置,城台明显高了一截,像是特意修筑的高台。

那一带墙体颜色更深,砖石与混凝土交错,顶端还竖立着两座方形的塔楼。

塔楼不高,却很结实,墙角有斜撑,底部与城墙连为一体,显然是重点防御的位置。

掠过塔楼,还能看到塔顶上加装的厚木防雨棚,棚檐下垂着铁皮,反光刺眼。

沿着西城墙根,几处拱形的出入口被封死,厚厚的砖石堆积成弧形的堵口。

高处的箭楼也被重新利用,外墙刷过一层灰白色的涂层,与周边砖石不太一致,像是近期才粉刷过的。

楼体两侧各开了一条竖直的缝隙,缝隙狭窄,正好能容人探出观察。

女儿墙的外缘,还能看到一段段加固的木质走台,木板拼接得很紧,边缘用铁条固定,脚手架式的结构从内侧支撑上去,使得城墙顶部多出了一圈活动通道。

通道上竖着几根木桩,绑着绳索与滑轮,似乎是用来吊运物资或者升降重物。

城墙中段的几处角楼也很显眼,形制方正,墙体厚重,顶部平整,像是被改造过的掩体。

角楼外侧延伸出一小段突起的弧形护墙,能明显看出是在原有基础上外扩出来的,目的就是形成交叉火力覆盖的死角防护。

随着哨声越来越急促,城墙上已部署了大量士兵。

塔楼与角楼的出入口不断有人影涌出,士兵们成排奔向女儿墙后的射击孔,动作熟练,没有一丝慌乱。

木质走台上传来整齐急促的脚步声,一部分人肩扛木箱、铁桶,将其堆叠在加高的矮墙下方,迅速形成一道道临时掩体。

滑轮绳索随即吱呀作响,几只沉重的木箱被吊升到城台顶部,士兵们接过后立刻推送到各个角楼与塔楼的缺口处。

靠近城门的高台上,几名军官正站在矮墙后高声呼喊,手中的指挥刀与令旗上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