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城外溃散而来的日伪联军,见到这支部队后,突然就有了底气,一下子便重新凝聚出了战斗意志。
车群在距他们不足三百米处突然分散开来,呈大角度迂回队形,两翼迅速朝着八路坦克包抄过去,中央阵列则保持稳定推进,以正面炮火牵制,侧翼则寻找59式阵列的薄弱环节。
领头的九七式战车在运动中精准锁定远处追击而来的八路坦克,一发发穿甲弹拖着细长的白烟直扑59式侧裙板与履带节点。
虽然59式装甲厚重,但对高速穿甲弹依然需要防范。
与此同时,数辆九五式轻型坦克如猎犬般在外缘高速游走,它们不与59式硬碰,而是不断用机动穿插战术扰乱其队形,为中型坦克制造炮击窗口。
炮口闪光与履带尘浪造就了激烈的战场环境,一场规模庞大的坦克大战,一触即发。
日军车长几乎半个身子探出炮塔,手持信号旗与短波机同步指挥,步兵紧贴车侧推进,机枪手在火力掩护中稳步压制城墙方向的支援火力。
当初在中原战役,他们就是用这套战术在战车数量和质量不占优的情况下,击溃了中央军的装甲部队——221师。
即通过不断切割对手阵形,集中火力打击孤立车辆,迫使对方失去协同优势。
很快,一轮炮火下,日军抓住机会精准击毁一辆走得过深的59式履带,逼停对方。
紧接着两辆九七式交叉炮击,将另一辆59式的炮塔卡死在半回旋角度,而外围的轻型坦克则不断以高机动性逼迫59式转向应对,削弱其正面压力。
战场上,59式的沉重咆哮与日军混成旅灵活而凌厉的机动声混成一片。
一个是压迫感十足的重锤,一个是善于借力的快刀。
南城外的硝烟中,钢铁与钢铁的碰撞声此起彼伏,火花在炮弹掠过装甲的瞬间炸裂,空气中弥漫着燃油与炸药混合的刺鼻气息。
第十二独立装甲混成旅,正在用他们一贯冷酷而高效的方式,把战局重新拉回到刀锋相接的平衡线上。
李云龙等人自然看出了日军的战术安排,不得不说,日军的战斗力确实令人惊骇。
饶是在坦克质量如此差的情况下,硬是逼停了数辆59式坦克。
不过...他们也为此付出了数辆坦克的伤亡!
这还只是短兵相接的刹那。
随着炮火逐渐深入,第十二独立装甲混成旅与59式坦克群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