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7.62*39毫米——中间威力弹产线建设完成!(第1页)

半个月后,林壹早早来到水窑厂的二号子弹生产车间。

此时,天刚微微亮,车间内的排灯已全数打开,泛白的灯光照在一排排明亮的铸件上,耀眼无比。

机床生产车间的技工们已在各自工位前开始作业。

林壹站在黑板前,新式子弹生产线的调整方案,所涉及的技术图纸都已挂了上去。

他手中的副本被翻得起了毛边,几十处标注已用铅笔改了三遍。

接下来几天,他打算将这批专用机床都组装出来,彻底完成壳体冲压、底缘切边、弹壳退火校正、定长修整等工序机床的装配。

东侧工位上,一台用于弹壳初冲压的高精度曲柄压力机正在装配导轨与滑块机构。

此床身采用合金铸钢结构,设计冲压力为65吨,配有气动离合器与摩擦制动装置。

两名技工正在用千分尺对上模具座与下平台的平行度进行校对,随后以专用螺栓固定冲头定位块。滑块组件已与连杆装接,空运转时行程稳定,冲程端无回弹。

旁边的装配工位上,一台旋转式壳体退火处理机的主机框架正在装配温控箱体与电热管座。

该机用于将冲压后的弹壳加热软化,再进行整形修正。林壹专门为其设计了可控风冷系统与热区可调的多段温区炉体,允许每段独立控制加热时长和温度上限。

技工们已完成耐热导轨的安装,开始布设温控电缆线。

在靠墙区域,两台高速切边机同步组装。

这些设备用于去除初成型弹壳尾部多余的毛边,并保证统一底缘厚度。

每台机床配置了两个伺服送料轮组和一组可调浮动刀座,能适应不同批次的冲压误差。

切边主轴在试运行中已达每分钟3200转,轴承温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最靠近中线通道的一台弹壳定长滚压整形机正在进行精调。

这台设备采用偏心轮+导向凸轮设计,能在高速状态下对退火后的弹壳进行轴向微调,使长度误差控制在±0.05毫米内。

调试技工用量块和千分尺检测连续加工件的尺寸,误差控制已达预期标准。

另一侧,一台用于弹壳底部开凹槽的精密铣底槽机刚完成主轴箱装配。铣刀座采用刚性导轨、可调进刀深度和回刀保护机构,适配不同底缘结构。

两名工人正在将冷却液泵与切屑回收系统连通,主轴启动时声音干脆无抖动,说明同心度良好。

技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