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规模庞大的大型钢铁厂——汉阳铁厂(第1页)

踏进厂区第一道门岗,眼前的布局清晰而严密,并行的专用铁路线从厂外编组场直接穿入厂内,入厂处设有地磅与调度岗棚,旁边是编号齐全的岔线与信号臂。

轨枕新旧相间,说明近期仍在高频率运转。

沿线两侧,是分门别类的原料堆场——一边是由大冶运来的赤铁矿块与经筛分后的烧结矿,另一边是石灰石和白云石,成垛分层,立柱写着含铁、含硅、挥发分等指标。

更靠里的煤场已经封棚,整排焦炉煤仓的补给皮带直接跨线进入上料塔,堆场边的刮板机、斗提与转运站一环扣一环,几乎没有多余的回头道。

继续往内,烧结车间的台车列成一线,机尾与布料溜槽之间的护栏刷得发亮,沉箱下的真空风箱与电机隔声柜标记清楚,墙面贴着风量、负压、点火温度与饼厚的记录板。

高炉前的热风炉群整齐排列,砖砌外壳与钢护圈接缝密严,检修人孔一律加铅封,炉座铭牌与阀门开度牌一目了然。

热风主管上“风温—风压”双表与三通紧急放散都在线,旁的煤气干法除尘器、旋风分离器和电捕焦油器一条流程贯通,说明炉前煤气回收与副产利用已经形成稳定制度。

两座高炉之间的出铁台仍留着新近清理过的痕迹,泥炮、钻机、渣沟与铁口托座位置标准,出铁场的铁水罐、渣罐、环形线轨距统一,台车止挡完好。

沿渣沟至厂外侧,邢志国看见独立的粒化水泵房与沉渣池,排水渠口挂着最近一次停机养护的记录牌。

这些黄崖洞兵工厂也有,只是专业性和规模,远不如汉阳铁厂。

高炉区背侧,是成排的焦炉与副产回收装置。

焦炉采用上举式装煤车与推焦机对行,集气管与斜行管保温完好,苯、焦油、氨水的冷凝、分离、精制装置分区布设。

贮罐区有可移动泡沫灭火车与独立的防爆墙,管线阀门编号清楚,工艺流程图就挂在值班室内。

这里的清洁与秩序超出预期,说明日军在接管后投入了系统化整治,目标直指持续产焦与副产品最大回收率,而不是临时拼凑的战时操作。

这套焦化与副产系统,一旦恢复全线运转,不仅能对钢铁生产供焦,更能为化工、动力、弹药等生产线提供稳定原料。

众人进入炼钢区,首先是平炉钢一线。

厂房跨度大,龙门柱和屋架加固到位,屋脊天窗与侧墙百叶能形成纵横通风,排烟总道接入大截面烟囱并设有预热回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