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核心是一门152毫米榴弹炮,射击时威力极大,高爆弹能将坚固的碉堡、炮台、城墙直接轰开缺口,破甲弹更可一击摧毁敌军的重型坦克与坚固火力点。
一旦研制成功,它对护厂队而言,既是战略威慑力量,也是攻坚战中不可替代的主力重炮平台。
另外,林壹特别强调,122毫米自行火炮和152毫米自行火炮,分别包含了突击炮和榴弹炮两种类型。
三是迫击炮层级单薄。
营连火力欠饱和,烟幕、照明与快速压制不成体系。
林壹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建立“三口径三层次”迫击炮网。
连级60毫米,营级82毫米,团级120毫米。统一底座、两脚架与瞄具,开发高爆、烟幕、照明、燃烧四类常备弹,明确“3分钟内成火网,5分钟内完成转移”的班组战术动作。
四是高射火力缺口大。
低空慢速目标尚可,密集机群与中高速目标无有效拦阻,更无要地防空纵深。
林壹在文件中说道,护厂队必须构建出四层高炮网。
即,研制出14.5毫米ZPU-4四联高射机枪,防御近距点。
研制57毫米S-60自动高射炮,防御低空。
仿制出88毫米FlaK 41高射炮,防御中高空。
研制100毫米KS-19高射炮,防御战略地点。
配光学测距机、高射指挥仪与统一引信设定器,先以光学与射表控制为主,逐步研制出简化雷达或电声测距。
把机场、桥头堡、铁厂、电站纳入固定高炮群防区,建立预设射界与联动射击规程。
五是面杀伤与快速压制手段虽有,但射程与精度待提升。
林壹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BM-13基础上,研制出122毫米轮式多管火箭炮,并改进火箭弹气动尾翼与定距点火具,射程覆盖20公里级。
火炮的研制计划讲完,周洋和刘科长暗暗吸了口气。
怪不得厂长说,现在才到了提出这项计划的时候。
如果将此火炮体系升级完毕,所需要的钢材原料,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当然,相应的,护厂队的火炮打击能力,将会远远超过当下,甚至连欧洲战场上的强军也未必在火炮打击能力上,强过护厂队。
林壹继续说道,“在单兵武器上,我只做一项改进。”
周洋看着计划文件,脱口而出道,“AK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