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结盟(第1页)

李开看着他,语气诚恳:“我只希望,将来若青山县有难,南州能伸出援手。”

刘开明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盯着李开,突然想起坊间流传的“李医圣”传说,又想起冀州那位神秘的“李旅长”,心中陡然清明。

他郑重拱手,语气斩钉截铁:“冀州与南州唇齿相依,若真有那一天,刘某必倾全州之力相助!”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照亮了李开眼中的笑意。

这一趟南州府,他不仅救了人,更布下了最重要的一子。

当晚,南州府衙张灯结彩,竟比过年还要热闹。

刘开明亲自吩咐后厨备宴,鸡鸭鱼肉流水般端上桌,连封存多年的陈酿都启了封。

他拉着李开的手,非要让他坐主位,自己则陪在一旁,频频举杯:“先生,这杯我敬您!若不是您,我爹怕是……”

话未说完,眼圈已红。

李开举杯回敬,笑道:“刘大人不必多礼,治病救人是本分。”

宴席上,刘开明绝口不提黄金赏赐,只聊些南州的风土人情、民生政务。

他说起如何兴修水利,如何减免赋税,眼中闪烁着对百姓的热忱。


谈及与朝廷的周旋,语气里又带着几分刚直不阿。

李开静静听着,偶尔插一两句话,却总能说到关键处。

他建议刘开明在边境设屯田,既可以养兵,又能防备外敌;又提醒他暗中囤积药材,以防来年瘟疫。

刘开明越听越惊,这年轻人不仅医术通神,对军政事务的见解竟也如此独到,仿佛久经沙场的老将。

他看向李开的眼神,早已从感激变成了敬佩。

“先生绝非寻常医者吧?”

刘开明借着酒意,试探着问:“您说的青山县……莫非与那位李旅长有关?”

李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笑而不语。

有些事,不必说透,彼此心照不宣就好。

刘开明见状,也不再追问,只是举杯道:“不管先生是谁,从今往后,你就是我刘开明的朋友!南州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宴席散时,已是深夜。

刘开明亲自送李开回客房,临走时塞给他一枚令牌:“这是南州的通行令牌,持此令牌,可调动南州境内所有驿站、粮仓。若青山县真有难处,不必客气,直接调兵!”

李开接过令牌,入手沉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