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伊利可汗被迫改制(第1页)

【伊利可汗退回长安后,看着越发糜烂的局势,不得已之下只好玩了一波悔过操作,接下来咱们就来看看这「翻车后急刹车」的历史名场面!

史书记载,伊利可汗既败,退屯长安,时冬十一月也。

可汗既败于冀州,又见汉兵多逃亡,降将怀二心,叹曰:

「昔以威驭汉,如驭群羊,今方知汉非羊也,可驱不可迫。」

乃集诸部大人、降臣王翼等议,更张军法。

十一月的长安飘起了雪,伊利可汗的十万大军冻得跟鹌鹑似的。

盔甲上结着冰碴,战马瘦得能数肋骨,连最横的突厥骑兵见了百姓都绕着走。

这哪是凯旋?分明是逃荒!

想当初出函谷关时,这位可汗骑白狼马、挥狼头刀,号称「踏平中原如卷席」,如今灰溜溜回来,连城门守卫都敢偷偷撇嘴。

最打脸的是降兵逃亡潮。

史书记载「汉兵多逃亡」,实则是许经屠城后,汉军士兵夜里揣着干粮就跑,有的投奔太行山潘图,有的回老家种地,甚至有个千夫长带着三百人反杀了突厥监军,直接投靠了辽王柴云海。

可汗看着空荡荡的营房,第一次觉得狼头旗没那么威风了。


在金帐里搓着手哈气时,伊利可汗对着诸部的首领叹气说:「以前觉得汉人跟羊群似的,挥鞭子就跑,现在才知道,他们是带刺的刺猬,能赶着走,不能往死里逼!」

这话一出,连最主战的侄子阿史那骨都侯都没敢顶嘴。

毕竟他在居庸关被蹋迟揍得屁股开花,现在还坐着软轿呢。

可汗摸着自己被流矢擦伤的胳膊,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光靠屠城和打骂,治不住汉地。

为啥突然开窍呢?全是冀州败仗打出来的教训。

首先就是因为潘图的红巾军用锄头砍突厥兵,证明百姓被逼急了敢拼命。

再者袁集的坞壁让十万大军啃不动,说明士族抱团能发挥出比石头还硬的防御力。

最后的这个才是根本的原因,自己收拢来的汉军士兵连夜跑路,戳破了「狼卫汉军」的纸老虎假象。

你杀得越狠,他们反得越凶,就像冬天的野草,看着枯了,开春照样疯长。

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啊,伊利可汗就不得不改变了自己的策略。

下面咱们来具体看一看这些策略。

史书记载,先是,汉兵为狼卫,给粮仅突厥兵半,且常为前驱,死者无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