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一年,大秦,亡(第1页)

上郡,风沙依旧凛冽,却吹不散点将台上那凝固如实质的死寂。

天幕之上,扶苏喋血自刎的画面刚刚隐去,那喷涌的鲜血,那轰然倒地的身影,那蒙恬撕心裂肺的咆哮,依旧如同烙印般灼烧在每一个目睹者的视网膜上。

现实中,蒙恬那双饱经风霜的虎目,此刻正死死地盯着身旁的扶苏,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不再是单纯的恭敬,也不再是昨日发现其潜藏锋芒后的惊异与欣赏,此刻,那眼神里翻腾着的是一种近乎惊悚的后怕,一种难以置信的荒谬感,以及一种...仿佛在看一个随时可能引爆自身,将所有希望炸得粉碎的危险易碎品般的极度警惕!

那目光,锐利得如同实质的刀锋,刮得人脸颊生疼。

扶苏被这眼神盯得浑身不自在,仿佛自己真的就是天幕中那个一言不合就抹脖子的“蠢货”。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蒙恬目光中蕴含的巨大压力,那是一种混合了担忧、恐惧、以及某种恨铁不成钢的复杂情绪。

他甚至能想象出这位忠勇的将军此刻内心是如何的波涛汹涌,天人交战。

一种从未有过的尴尬和羞耻感涌上心头,让他原本清俊的面容微微泛红。

他下意识地避开了蒙恬的视线,微微侧过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和无奈:

“蒙将军...莫要再看了。”

这声音打破了凝滞的空气,却让蒙恬眼中的警惕之色更浓。

他非但没有移开目光,反而上前一步,沉重的甲胄发出铿锵之声,一股久经沙场的铁血煞气扑面而来。

“公子!”蒙恬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末将并非有意冒犯,只是...只是天幕所示,太过...太过...”

他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那种荒诞而惨烈的景象,最终只能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语气却陡然变得无比严肃,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千钧之力。

“公子,答应末将!若真有那么一天,若真有那样的诏令传来...无论真假,无论情势如何险恶,您,绝对!绝对不能冲动行事!更不能...行此绝路!”

他的手,不自觉地按在了腰间的剑柄上,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仿佛只要扶苏流露出半分犹豫,他就会立刻采取更激烈的手段来阻止。

扶苏心中一凛,他听出了蒙恬话语中那份沉甸甸的重量,以及那份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阻止悲剧重演的决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