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一次对比结束(第1页)

天幕之外,现实中的那处隐秘山谷。

张良,这位素以智计闻名、风度翩翩的韩国贵胄,此刻却狼狈不堪。

他下意识地抬起袖袍,想要遮住自己的脸,仿佛那冰冷的天幕真的能穿透时空,将他此刻脸上火辣辣的羞耻与无地自容,昭告于天下!

“公开处刑...这简直是...公开处刑!”他低声喃喃,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牙齿紧紧咬合,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身体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着。

那不是恐惧,而是一种信念被彻底颠覆、尊严被无情撕裂后的剧烈反应!

他仿佛能感受到无数道目光,跨越山川河流,聚焦在他身上——有昔日同僚的惊愕,有六国遗民的困惑,有秦国官吏的嘲讽,甚至...有那些他曾试图鼓动、此刻却可能在暗地里嗤笑他“迂腐”的底层百姓的目光!

天幕右侧,那个端坐于御座之上的扶苏,用平静却如同雷霆万钧的话语,将他一直以来引以为傲、视为毕生追求的“复国大义”,剖析得淋漓尽致,然后...弃如敝履!

“连子民都护不住的国,根本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亡于自身的孱弱!”

这两句话,如同两柄无形的巨锤,狠狠砸碎了他心中那座用“故国”、“正统”、“仇恨”堆砌起来的堡垒!

是啊...他痛苦地闭上眼睛,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战乱年代,韩国在强秦面前一次次割地求和、苟延残喘的屈辱画面,浮现出那些流离失所、面黄肌瘦的韩国子民...他一直以为,推翻暴秦,恢复韩国,就能拯救他们。

可现在,他被扶苏点醒了!醍醐灌顶!却也痛彻心扉!

如果...如果大秦的未来,真的能如天幕右侧所示那般,四海升平,百姓安乐,那他张子房汲汲营营、甚至不惜策划博浪沙刺秦的所谓“复国”,究竟是为了谁?是为了那些早已在战火中消逝的、只存在于记忆中的“韩国”?还是为了满足自己这“旧日王孙”不甘失败的执念?

“私心...原来,我终究...也只是为了私心...”他猛地睁开眼,眼中充满了血丝,嘴角勾起一抹浓浓的自嘲。

冷汗,如同溪流般从额角滑落,浸湿了鬓角。

他感觉自己的灵魂仿佛被放在烈火上炙烤,又被投入冰窟中急冻,那种冰火两重天的煎熬,让他几乎虚脱。

他看着天幕中那个侃侃而谈、意气风发的自己,只觉得无比陌生,无比...愚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