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我都不学(第1页)

时间,对于凡人而言是线性流淌的沙漏,但对于此刻端坐于御座之上的始皇帝嬴政,以及那偏殿中静坐的五岁稚童而言,似乎呈现出某种非线性的、可以被意志扭曲的形态。

天幕外,嬴政深邃的目光,看向天幕中的扶苏,心中念头百转千回。

教导储君,自古便是帝国传承的重中之重。

寻常孩童到了开蒙之龄,需择师入学,系统学习。

但眼前这个...嬴政看着那双平静得不像孩童的眼眸,那里面仿佛沉淀着远古星辰的尘埃,蕴藏着超越时空的智慧。寻常的开蒙之法,对他适用吗?

左侧天幕那血淋淋的教训,淳于越等儒生对另一个扶苏思想的侵蚀与塑造,最终导致其软弱、迂腐,间接葬送帝国,这一幕幕如同烙印般刻在嬴政的灵魂深处。

他知道右侧天幕中的未来并非如此残酷,因此,他想要看看,到底是如何的教育,让扶苏成长为那般。

天幕内的嬴政陷入沉思。

诸子百家,各有其道。

儒家仁德,或可安民,却易流于空谈。

法家严苛,可定秩序,却失之刚硬。

墨家兼爱,难容于大争之世。

道家无为,与帝国开拓进取之精神相悖。

兵家杀伐,治国非止用兵。

阴阳五行,流于玄虚。

纵横捭阖,乃术非道...

为帝者,当兼容并蓄,洞悉万法,而后以无上意志,熔炼百家,铸就独属于帝国的煌煌大道!

不必精通,但必须了然于胸。

这是嬴政为自己,也为未来继承者定下的标准。

然而,面对这个近乎“妖孽”的长子,嬴政决定打破常规。

他想听听,这个拥有着超越年龄智慧的灵魂,会做出何种选择。

“扶苏。”嬴政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如同洪钟大吕,在空旷的偏殿中回荡,“天地万物,各有其理;百家学说,各有其用。”

“儒者崇礼,法者明刑,墨者尚同,道者法自然,兵者掌胜败,阴阳家察天时,纵横家衡权谋...此皆为治世之学问,强国之基石。”

“你想先学哪一家?”

他平静地将诸子百家的核心理念简略道出,每一个学派的名字,都仿佛代表着一种截然不同的知识体系,一种掌控世界、塑造未来的可能性。

空气仿佛凝固,殿外广场上,透过无形的天幕关注着这一切的群臣,心脏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