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第1页)

楚地风波平息,魏缭连同其盘踞多年的黑暗势力被连根拔起。

消息如同插翅般,迅速传遍楚郡,乃至更远的郡县。

百姓们奔走相告,拍手称快,对那位“苏先生”的义举,歌功颂德。

然而,那位掀起惊涛骇浪的“苏先生”,早已带着惊魂未定的胡亥,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扶苏并未在楚地久留。他要看的,不仅仅是吏治的腐败,更是这帝国的万千气象。

他谢绝了胡亥的跟随,只留下几块金饼,以及一句“好自为之”,便再次踏上了西行的征途。

这一次,他的目的地,是更远的边陲——河西走廊。

那里,是丝绸之路的雏形,是中原与西域的交汇点,更是秦帝国抵御外族入侵的最前线。

扶苏化名“苏扶”,混迹于往来商队之中。

他见识了胡商的精明,西域珍宝的瑰丽,更看到了边境戍卒的艰辛,以及当地百姓在多方势力夹缝中求生的困苦。

河西重镇敦煌。城墙巍峨,却难掩城内风沙侵蚀的痕迹。

扶苏发现,此地虽是咽喉要塞,但官吏懈怠,军备松弛。

更严重的是,来自西域的某些势力,正暗中渗透,试图扰乱边境,侵占商路。

他没有选择直接暴露身份,更没有试图“以一己之力”改变现状。

他只是观察,分析,然后……布局。

他结识了一位郁郁不得志的边境小吏,此人虽职位低下,却熟悉当地情况,且为人正直。

扶苏循循善诱,点拨其心中抱负,并暗中提供一些关键情报,引导其向上级反映问题。

他又通过一些手段,将西域势力暗中行贿、拉拢官员的证据,不经意地泄露给与这些势力有竞争关系的另一方。

一石激起千层浪。内部的举报,外部的倾轧,使得敦煌郡的局势暗流涌动。

最终,在扶苏的巧妙引导下,一场针对腐败官吏和外部渗透势力的“清洗”行动,在敦煌郡内部爆发。

没有人知道,这场看似由内部矛盾引发的动荡,其幕后推手,竟是一位布衣士子。

扶苏坐在敦煌城外的沙丘上,看着城内升起的狼烟,眼神平静。

他要的,不是一时的胜利,而是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他深知,“道”并非高悬于庙堂之上,而深植于这片广袤的土地,深藏于每一个百姓的心中。

……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