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着亲妈轮休的日子,林粤升一下班就火急火燎地往家赶。
一把推开家门,连制服都来不及换他就凑到正在摘菜的赵靖安跟前:
"妈!您还记得前几年您那趟列车上,有个机灵的小姑娘抓住小偷那事儿吗?"
赵靖安对那姑娘印象很好,"记得啊,那年她好像才15岁呢,比你这不着四六的强多了。"
说着斜睨他一眼,"铁路局还专门给她发了表扬信呢。我当时拿着报纸让你跟人家学学,结果你倒好——"
林粤升一听这话,顿时觉得肠子都要悔青了——他当时对乐心助人、见义勇为的事不感兴趣,那报纸连看都没看就随手扔进了废纸篓。
现在想想,要是早知道那上面登的是自己未来老婆的照片……他非得把那篇报道裱起来挂在床头不可!
不过转念一想——如今人都是他的了,顿时又得意地咧出一口白牙:
"您可别嫌弃,您儿子现在可是那姑娘正儿八经的对象,她亲口承认的!"
"嗯?你把人家小姑娘拐回来了?"赵靖安猝不及防,"怎么认识的?"
这声调高得连屋里正在听收音机的林政远都探出头来。
"我去舅舅那的时候遇见她了,她在民政局当办事员呢。"
林粤升吸取哥哥姐姐的教训,事先打好地基,"人家聪明能干,工作表现突出,"
他特意强调,"跟我大嫂、大姐完全不是一路人。"
水龙头哗哗作响,赵靖安洗手的动作顿了顿。
林粤升趁机又补了句:"她抓小偷那会儿才十五,比您当年当乘警时还小两岁呢。"
这马屁拍得恰到好处,赵靖安嘴角不自觉翘了翘。
林粤升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林美的情况,重点突出了"根正苗红"、"家庭和睦"、"家人明理"和"工作踏实"这几点。
至于自己是怎么早有心思、怎么处心积虑、怎么孔雀开屏的,那是半个字都不提。
家里要是出现三个同样的糟心货,他妈非得跑去大舅家找外婆理论一番不可。
"政远同志,你快来!"赵靖安朝屋里扬声喊道。
老两口显然不会只听儿子一面之词,打算私下再好好打听。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
赵靖安擦干手上的水珠,语气平和却字字千钧:"你大哥的前车之鉴你也看到了。"
她指尖轻点着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